没想到还真有靠理论知识找回场子的一天。
这么想着,他也开始解答李颜的各路疑问。
越解答越觉得不对劲,这些知识对李颜来说,形容为“没用”完全没问题。
在麦文眼里,李颜在系统研领域拥有着极高的天赋,思维方式比他还要厉害,在这个领域深耕显然是收益最大的学习路径。
诗人写诗写得好好的,突然开始学小说散文,意义实在不大。
麦文想不通李颜要学这些东西的原因。
难道是自己的负面情绪太过不加掩饰太过放肆?
李颜这是给他一个台阶下,让他找找存在感?
想到这,麦文有些说不清的情绪,心高气傲之人,最忌得到怜悯。
你可以把他击败,压到土里去,也好过施舍以怜悯。
所以他也直接问个明白,“为什么你要现在学这些知识?”
“学海无涯。我向来是什么都想学,什么都想学到最好。某个领域深耕到一定程度,是需要其他知识作为基座,才能更好深入研究的。要是钻研某个细分领域到一定程度,却被一些相对基础的其他领域知识卡了手脚,这是我不愿见到的。”
李颜说得挺认真。
麦文也听得很认真,他还以为李颜又要装逼了,没想到竟然不是。
“学无止境,谁都可以是老师。”李颜说道,“麦教授都坐在这了,我还不抓紧机会请教,那就是我的问题了。”
不是你小子境界这么高的吗?
一对比倒是显得麦某幼稚了。
不过麦文很快就从自己的各种想法里脱身,开始给李颜答疑解惑,也算是传授了一下自己多年来的理论学习经验。
毕竟也是计算机圈子里的顶级大佬,这点情绪调节能力还是有的。
这一聊,就是大半天。
倒不是麦文想显摆,而是李颜学太快。
麦文是结结实实体会了一把当老师的快感,“一点就通”最爽的不是被点通的人,而是点通别人的人。
存在感与价值感算是被拉满了。
李颜问出来的问题都是直指逻辑根源的,一开始麦文还会觉得“这问题需要问吗”,后来现自己只是站在了足够多的知识储备上,有点“今人看古人”了,拿着信息差作为武器,实在是不应该。
这些问题对麦文来说并不难,指点几句就能解惑,李颜就会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,开始疯狂举一反三。
融会贯通这事儿对李颜来说就跟喝水一样简单。
而麦文也不禁琢磨起了李颜思考的方向,觉得这种切入角度很特别。
说白了就是挖掘知识脉络,从根源上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考路径,这是一种非常定制化的学习方式。
个人能力越是突出,效果越是惊人。
严格来讲,李颜这一套还是从陈凡那学到的。
说着说着,连带着麦文自己都有些新感触。
愉快的聊天终结在下午四点半。
理由是李颜要去打球。
虽然交集次数也不算多,但麦文也习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