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里询夫妻相望泪眼,而那人只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,就连风都没法让那人身上的黑色斗篷晃动丝毫。园內的原来还有鸟鸣的声音现在却是一片死寂,鸡鸭和羊都远远的躲开那人,仿佛那人身上有某种十分恐怖的东西。
百里夫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,当她看清那人的时候不由得惊呼出来:“小来?不,君上,罪妇拜见君上。”
蒙义掀开斗篷伸手扶起百里夫人。
“婶婶如此大礼,叫贏来愧不敢当。”
百里夫人浑身颤抖著说到:“还请君上念在先夫有功於国的份上,饶过这个逆子吧,若不然罪妇原代百里询而死。”
蒙义:“大秦律令祖宗之法,从无代死之礼。深深诺大年纪,又无罪责只是受了百里询的牵连按律没有死罪,贏来若是依了婶婶之意,於大秦律令不合,也罔顾天理人情,贏来不能这样做。百里询能有今日皆是他自己所为,与他人无关。婶婶,抱歉。”
百里夫人跪倒在地痛哭失声,百里询上前扶起母亲劝慰到:“母亲莫要悲哀,阿询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,君上能亲来已经是给了百里家偌大顏面,母亲不可再为难君上了。如今玉儿身怀有孕不经將会诞下子嗣,百里家的香火不会断绝,还请母亲多多保重,儿不孝先去了。”
说完之后百里询来到玉姬面前跪倒在地拜了三拜,慌得玉姬赶紧扶起百里询。
“夫君莫要如此,折煞玉儿了。”
“玉儿,代我赡养母亲,代我膝下尽孝。將我们的子女抚养长大,告诉他们不求富贵只求平安就好,百里家从今以后耕读传家不在出仕。”
“夫君,玉儿记下了~~~~~”
百里询站起身来道蒙义面前说到:“罪人百里询请君上治罪!”
蒙义:“隨寡人来。”
书房之內蒙义脱下斗篷放在一边,百里询跪在蒙义面前低头不语。
蒙义问到:“可曾后悔当初?”
百里询:“悔之晚矣,又有何用?“
蒙义:“可知自己罪在何处?“
百里询:“识人不明,一味迁就,为名利所惑,不能善加引导以至酿下大祸。“
蒙义:“看来你一直在揣摩成败得失,难道你就不为自己想想吗?如今高堂白髮作为人子你未能尽孝,妻怀有孕作为丈夫未尽关爱之责,子女出世你作为人父不能悉心教导,你可曾对得起父母妻儿!“
百里询泪流满面叩拜不语,蒙义继续说到:“以你之才本应成为大秦栋樑,可你一味顺从贏鈹,不分善恶不辨忠奸,险些导致秦国內乱。为臣子不忠,为挚友不进忠言,为人子人夫人父未尽应尽之责,你於国於家於友人有何益处!“
“百里询该死!只求君上法外开恩罪不及家人。“
蒙义:“寡人相信你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,但是你等勾结翟虹行刺之时可曾想到过蒙狼刺的感受。他若不死大秦有点那个如何,蒙家又当如何?如今狼刺已经化为枯骨,闻君失去夫君继业连父亲的面都没见过,狼刺可有罪吗?他该死吗!“
百里询痛哭流涕以头触地砰砰作响,蒙义站起身来平復了一下情绪之后说到:“诸侯都说秦法严苛,你怎么看?“
百里询疑惑的抬起头来看著蒙义,蒙义看了他一眼说:“怎么想就怎么说。“
百里询:“诸侯律法並不相同,所为者不外乎是富国强兵。我大秦律法提倡奸邪不容,皆务贞良,大秦官吏慎遵职守,凡事细大尽力,莫敢怠荒。秦律所及家国各处,细密详备可谓治道运行,诸產得宜,皆有法式,为诸侯列国所不及也。询曾经遍寻史册,窃以为周为礼治、诸侯为人治,唯我大秦乃是法治之国,此法虽为诸侯所质疑但对大秦而言却是恰到好处,君上只可完善不可背弃。“
蒙义:“鞋合不合適只有脚知道,法令乃国之根本,上至国君下至百姓依法而行难道不好吗?寡人才不愿理会诸侯的质疑,圣人有云:走自己的路,莫听旁人论短长。秦法绝对不能背弃,不仅不能背弃还要进一步完善。如今大秦疆域扩大,朝廷也在变故革新,这需要很多的人才。百里询,寡人命你通读秦律修改完善,无必要让新的秦律和大秦新政相应,你可敢接此重任?“
百里询难以置信的看著蒙义,颤声问道:“君上,百里询还是戴罪之身啊。“
蒙义:“你的罪责寡人不会忘记,如何定罪要等你修订秦律之后再定。寡人提醒你,这第一条你就应该为寡人確定谋逆之罪该当如何重罚!主犯如何重罚从犯如何重罚由你来定,想想贏鈹再想想你自己,如何定罪量刑你可要想仔细。“
百里询:“兹事体大,罪人只怕那与独立支撑。“
蒙义:“寡人会给你你想要的和你想知道的一切,也会派人辅助,你的生死就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间,寡人等著看!“
说完之后,蒙义站起身来走向门口,百里询拿起斗篷说:“君上,您的斗篷。“
蒙义转身说到:“修订秦律难免通宵达旦,这件斗篷就赐给你御寒吧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