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,郑裹珍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。她猛地坐起身,手指下意识摸向枕头下的水果刀——这是杜远舟给她的,说是以防万一。
“郑阿姨,是我。“赵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,压得很低,“出事了。“
郑裹珍披上外套打开门,赵娜脸色苍白地站在门口,手里攥著一部正在播放视频的手机。
“您看这个。“赵娜將手机递给她,“凌晨三点发布的,已经刷屏了。“
视频画面有些晃动,但能清晰辨认出是李树。他穿著皱巴巴的衬衫,脸色惨白,被两个穿制服的人架著走进一栋灰色建筑。右上角的时间显示是前天深夜。
郑裹珍的手指紧紧掐住手机边缘,指节发白。这是她些年来第二次见到儿子的模样——上次见面时,他还是吴氏集团的分公司副总。
“昌平那个特殊疗养院。“杜远舟的声音从客厅传来,他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,眼下掛著浓重的黑眼圈,“我托人查了一夜,他们给李树安了个#039;精神问题#039;的罪名。“
郑裹珍的胸口一阵发闷。她想起李树最后那个电话里的声音——“我烂命一条。。。不在乎。。。“。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。
“我们得救他。“她抬头看向杜远舟,声音异常坚定。
杜远舟揉了揉太阳穴:“难。这种地方,没有高层批示,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。“
赵娜突然插话:“除非。。。製造舆论压力。“
两人同时看向她。赵娜咬了咬嘴唇:“我有个大学同学在《新报》做调查记者,一直也想挖吴家的黑料。“
“太危险了。“杜远舟立刻反对,“吴家掌控著三家主流媒体,隨时可以反扑。“
“那就找他们够不著的地方。“郑裹珍突然说,声音低沉而坚决,“自媒体,短视频平台,海外媒体。他是我儿子,我不能看著他被毁掉。“
三天后,一段名为《被“精神病“的举报者》的视频在多个平台悄然上线。视频以李树被押送进疗养院的画面开头,接著详细梳理了他举报吴氏集团偷税漏税的全过程,最后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——近五年来,共有十七名举报吴家的证人先后被诊断为“精神障碍“。
赵娜的同学张悦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干练女孩,此刻正在安全屋里飞快地敲击键盘。
“视频已经突破百万播放了。“她头也不抬地说,“评论区控不住了,吴家的公关团队正在疯狂刪帖。“
杜远舟紧盯著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波动:“还不够,需要更大的爆点。“
郑裹珍从臥室走出来,手里捧著一个旧笔记本:“我找到了这个。是李树的日记本,最后一页写著吴家当年贿赂官员的证据。“她去瑞士之前,李树让人给她送来的。
张悦如获至宝地接过笔记本,快速翻阅后眼睛一亮:“这个够劲爆!虽然年代久远,但可以作为线索追查。“她突然皱眉,“不过。。。这些数据需要核实,否则容易被反诉誹谤。“
“我有办法。“杜远舟拿起外套,“给我两小时。“
他离开后,屋內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。张悦不断刷新著各大平台的数据,赵娜则忙著接听一个又一个电话。郑裹珍坐在角落,默默翻看手机里念安的照片。孩子现在在哪里?南非?还是又被转移到了更远的地方?
两小时后,杜远舟带著一个u盘迴来了,脸色异常凝重。
“核实过了,李树记的都是真的。“他將u盘插入电脑,“更可怕的是,我查到吴家最近在纽西兰皇后镇购置了一处庄园,註册在吴雨晴名下。“
郑裹珍的心猛地一沉:“他们要把念安带到纽西兰?“
“很可能。“杜远舟调出一组文件,“看这个,吴家申请了纽西兰的签证,申请人年龄正好是五岁。“
张悦立刻抓住了重点:“我们可以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——吴家不仅打击报復举报人,还涉嫌跨国转移被拐儿童。“
“风险太大。“杜远舟摇头,“没有確凿证据证明那孩子是被拐卖的,法律上吴雨晴確实是监护人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