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表的最后,是接收人签字。
签收部门,是市纪委物证科。
签字人,龙飞凤舞,几乎难以辨认。
但签收日期,却清清楚楚:八月十四日。
林望的瞳孔微微一缩。
他迅速翻到卷宗的另一页,那是一份市委办公厅的会议纪要,内容是决定成立针对林建国的调查组。
会议日期:八月十五日。
一个巨大的、荒谬的逻辑漏洞,暴露在了林望眼前。
先收缴了物证,第二天才开会决定成立调查组。
这不合程序,这简直是笑话!
这说明,在市委正式决定调查之前,已经有一股力量迫不及待地动手,提前抄了父亲的办公室!
而这份有着明显错误的清单,竟然堂而皇之地躺在最终的卷宗里,五年了,无人发现。或者说,发现了,也无人敢提。
林望的手指,轻轻敲击着桌面。
他找到了。
他找到了那把可以去敲开钱同志心门的钥匙。
一个新来的、有点书呆子气的、责任心过剩的年轻科员,在整理领导交办的旧案时,发现了一个“微不足道”的程序性错误,为了让报告更“完美”,他需要去向当年负责整理归档的钱同志请教一下,这个日期是不是笔误。
这个理由,天衣无缝。
林望的嘴角,终于勾起了一丝笑意。
棋盘之外有黑手,又如何?
只要你还在棋盘上,就得按规矩下棋。而我,现在最擅长的,就是利用规矩。
他拿起手机,看了一眼时间,已经深夜十一点。
他没有休息,而是给孙宇发了一条短信。
“孙秘书,深夜打扰。我在整理林建国案的卷宗时,发现一个关于物证清单签收日期的小问题,可能需要向人事处档案库的老师傅请教一下,以确保报告的严谨性。明天我处理好后,再将完整报告呈送给您。”
发完短信,林望将手机调成静音,扔到一边。
他知道,孙宇看到这条短信,会怎么想。
一个认真、严谨、甚至有点一根筋的下属形象,就此立住。
而更重要的是,他将自己下一步的行动,提前、公开、透明地报备给了自己的直属领导。
这是阳谋。
无论谁在监视,都只能看着他,以最合规的方式,一步步走向真相。
就在他准备关灯睡觉时,手机屏幕亮了一下。
是孙宇的回复,只有两个字。
“很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