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去的路上,李有年书记不由对周志强发出感慨:“志强同志啊,看来明年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了。
不对,应该说咱们厂档委班子都得跟着一起辛苦!”
想到骤然要增加这么多职工,他这个主管组织纪律和思想工作的书记,也不由心中暗暗叫苦,工作量必然大增。
明年预期总厂四千多名职工,分厂再增加两千多人,两边加起来,总人数眼看就要突破七千大关。
李书记不禁感叹道:“这公私合营才实行多长时间?咱们厂的职工规模就已经跃过七千了。
这样的体量,放眼全国所有工厂,绝对能排进前列了。”
“压力确实不小。”
周志强如实说道:“听到明后年的目标,我心里都有点发怵,不过没办法。
说实话,我更愿意待在技术岗位上搞研发。”
当然,周志强心里也清楚,眼下担任着副厂长这个行政职务,对他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反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若是没有这个位置,想干点什么项目都得层层打报告申请,厂里的技术力量、设备资源哪能像现在这样,一声令下就能迅速调动起来?
“等新来的副厂长到位,你身上的担子就能卸下一点,能轻松些了。”
李书记安慰说道,但随即又想道,这事也没那么快就能成,新的帮手到位前,周志强至少还得再坚持半年左右。
当前周志强是副厂长,负责生产管理。新来的副厂长,也必然是管生产的。
如果两人平级,意见一旦相左,听谁的呢?
总不能再请上级领导专门跑一趟来厂里,重申以周志强同志的意见为主吧?
那既不符合组织程序,也显得不够严肃,搞得像讪头主义一样。
李有年虽然对具体的生产管理不是特别在行,但组织原则和干部安排这方面的规矩,他可是门儿清。
回到厂里后,李有年立刻和周志强在门口便商议起来。
两人都觉得分厂合并、人员激增以及新副厂长人选这些事,眼下没必要提前向全厂公布,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人心浮动,弄得全厂上下风声鹤唳,反而影响年前稳定。
等开年后,在全厂干部大会上统一宣布这个消息,时机正好。
那时候宣布,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更能振奋全厂职工的精神,鼓舞大家在新一年的干劲。
周志强对此安排表示完全赞同。此事敲定后,两人便各自回到岗位,继续处理手头的日常工作。
年前这段日子,常规的生产任务已基本圆满完成,甚至比年初的计划指标还超出不少,算是提前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。
这得益于厂里对后勤保障、文化娱乐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极为周到,几乎完全解决工人们的后顾之忧,所以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生产中去。
不过到了年底评选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的时候,各个车间和部门的负责干部们反倒犯了难。
出色的工人实在太多了,上报的材料显示大家表现都在第一档。
技术水平也相差不大,报上来的候选人清一色都是高级技术工人,实在难以取舍。
这事报到周志强这里后,他很快便给出一个主意。
厂里可以自己设立一个“集体劳动模范”奖项。
将原本有限的名额扩大至三十人,厂里再额外拨出一笔资金,添置奖品,给这三十位当选的集体劳模每人奖励一个暖水壶。
这暖水壶在当年可是个实在物件,对于普通职工家庭来说,多多少少也算得上一件像样的大件家当了,价格不便宜,实用性又强。
周志强对工人从来不小气,今年的奖励程度比去年翻了一倍。
就算粮食和猪肉供应不上来,那厂里也会用买许多实用的工业品发给工人们。
临近年底放假、发关饷前的最后几天里,唯一让周志强亲自挂帅督办的,便是那台万能磨床的试制工作。
在今年的生产任务完成后,周志强就立刻从各车间抽调了一批技术娴熟的工人,全力投入到万能磨床最后的组装调试中。
周志强还经常跑车间盯着,要不然一个出错,那他年前的保证就完蛋了。
就在距离过年放假还有三天的时候,技术科丁志学带着一脸兴奋的表情,敲开了周志强办公室的门说道:“厂长!咱们的万能磨床制造出来了。”
第二更,求月票!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