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三河公社求助
这是第一年,也差不多是最困难的一年。
村里没粮食吃的事周志强早知道了,厂里的采购科在国庆后就不去乡下采购。
去了也买不到东西,索性省点力气压根不去。
不过听赵田栋说的,红旗村生产大队,好像比他想象中还要困难点。
赵田栋在厂里还能吃一顿中午饭,加上去鸽子市买一块钱一斤的高价粗粮,每个月给家里二三十斤的样子。
因此他家里只是饿,倒还撑得过去;但是其他人家里,已经在等公社帮助了。
红旗村生产大队都这样,那其他地方就更别说了,大差不差的。
吴小军家里倒还好,他和他媳妇都有工作,还是城镇户口,家里也就吴老师夫妻两人,吴老师自己也有工作
可以说一点负担没有,还能接济他们一下。
周志强听完后摇摇头,没多说什么。
多种情况凑到一起,造成这紧张的几年,他个人之力太微薄。
虽然做了一些改变,但到现在满打满算,可能也就创造了两亿左右的物资价值。
对全国来说还是不够。
周志强知道三河乡公社书记找他是为了什么事,但他又不是神仙,变不出粮食来。顶多给三河乡一些帮助。
“对了,你们两个愿不愿意来第二机床厂?”
周志强忽然开口问道:“要是来第二机床厂,待遇没什么变化,加班也跟大发农机设备厂差不多,不过要是出什么事,我也能伸手帮上忙。”
“小军大哥,你媳妇也不用担心,后勤食堂也缺人。”
在第二机床厂和在大发农机设备厂,加班都没什么区别,大发农机设备厂也接了许多外贸订单业务。
明年的计划任务都提前做好了,后年没准但以这两年发展任务,估计也会排满。
加班倒不像第二机床厂排的这么紧,但一个月至少有二十天多天都在加班,而且一干就到十点钟。
多生产一台农机设备,就能多挣一些外汇,对国家也能多一些帮助。
现在大发农机设备厂也跟打了鸡血一样,有的人是物理上的打鸡血,大发厂是精神上的打鸡血。
不过周志强心里敢肯定,以后第二机床厂发展的肯定比大发农机设备厂要好,所以提议他们两人过来,也是为吴小军和赵田栋两人好。
赵田栋闻言后立刻说道:“志强哥,要是不是很麻烦的话,我愿意去第二机床厂。
你和我媳妇都在那,说实话我早就想去了。”
吴小军看了周志强一眼,问道:“会不会很麻烦?我和媳妇两人的工作。”
“不会,对其他人来说可能会很难,但是我的话,只是打个招呼的事。”
周志强绝对自信的说道。
夸工厂调工作,要这边放人,那边接人,然后上级单位还要同意。
但周志强一个人能打通三个环节,吴小军和他媳妇,还有赵田栋三人,不算高级工,多他们一个不多,少他们几个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