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就是让买卖双方都签合同,签一堆有法律效力的合同。
在杨三財的吩咐下,杨老头將一沓厚厚的纸张放在了朱先安面前的桌子上。
“朱小相公,你且看。。。。。。”
杨老头一边说著,一边解释。
朱先安捏著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纸张,只感觉沉甸甸的。
这一沓纸张,重若千钧,承载著那二十三人,八户人家的命运。
第一张纸张上,写著”信印文簿“四个字,后面一张纸上,写著”“有抵业人户“,这两张纸上写的內容,相当於后世的印业执照和报税单子,能证明牙行是正规牙行。
后面的纸张上写的是因何成为奴僕,其內容很详实。
原因也很多样,朱先安在杨老头的指点下,一一看过,记在心里。
这些內容关联很大,他不得不小心。
最后三张纸,就是所谓的卖身契。
当然,卖身契上的基本信息,以及之前的一些纸张上的信息,还未填写。
这事儿自然不用朱先安亲自来,自然有牙行负责。
朱先安只需要在每张纸上签名,按印。
不过,卖身契上面,还有个重要的信息,未曾確定。
那就是每个奴僕的价格。
这价格自然不是和奴僕本人商量,而是和杨三財商量。
等这一套流程走完,估计要大半个时辰。
杨三財命人准备了饭菜,朱先安和一眾奴僕,倒也不用饿著肚子做这些事。
奴僕们吃的,是菜汤和杂粮麵饼子。
这算是很丰盛的一顿了。
杨三財看在朱先安的面子上,量给的很足,甚至菜汤里面还加了豆腐,油也有不少。
这种饭菜,看著就不好吃。
当然,不好吃是朱先安自己的评价。
对於这些奴僕来说,若是能天天吃上这等饭菜,甚至只要能吃饱,那就是顶好的日子了。
朱先安和杨三財自然开了小灶,两人入了正厅,在红木八仙桌前坐定。
周围候著三五个面容清秀的女婢,將饭菜、瓜果都准备好。
二人要在吃饭的时候,將奴僕的价格敲定下来。
当然,这是朱先安的想法。
对於杨三財来说,这顿饭可不单单是和朱先安商量那些奴僕价格而特意准备的,否则也不会如此丰盛。
而等到朱先安发现,杨三財將眾女婢,包括杨老头都打发出去后,他才猛然意识到。
宴无好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