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彤退后两步看了看:“哥,在靠左边点,右边再来一点点,好!这个位置可以了。”。
听到可以,李梟就按著对联。
让李彤递给他浆糊。
这个年代胶带可是稀罕物,人们贴对联,或者粘一些告示,基本上都是用浆糊。
这浆糊也很好做。
说白了就是麵粉加上水熬製成的。
几乎没有成本,並且效果还很好。
贴完对联李梟又掛上了灯笼、掛线儿。
李彤几个人,则开始贴上门神、窗、年画、斗方、贴倒有,这些不用登高的。
按照当地的习俗,这些一般都要在上午12点之前弄完。
或许后世人,对这些不太在乎。
但在这年代,人们都很注重习俗。
一上午每一家都贴上了对联,再加上灯笼、掛线儿、窗、年画之类的。
让整个四合院一下子看著红火了起来。
不仅院子里,大院外面的大门口,閆埠贵也写了一副对联,贴了上去。
这倒是让李梟感觉到了十分难得。
閆埠贵是谁?他可是老抠,一个不管什么东西路过都要尝尝咸淡的主,竟然免费写了一副大春联。
这还不难的吗?
但李梟想了想,现在閆家就两个孩子,一个阎解成,一个阎解放,阎解旷、阎解娣都还没出生。
现在的閆埠贵还是多少要点脸的。
至於以后阎解旷、阎解娣出生后,那就不好说了。
中午休息了一会睡了一个午觉。
到了下午。
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起了年夜饭。
李梟家也不例外。
鱼香肉丝、红烧肉、清蒸鱼、燉鸡、鸭货、炒腐竹、西红柿炒鸡蛋、炒蒜苗、地三鲜、炒土豆。
虽然他们人不多。
但李梟也凑了十道菜,来了一个“十全大福”。
这一次做饭的香味倒是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,毕竟整个下午,各家各户的屋里都传出来了香味。
现在还不是几年后,无论买东西都要票的年代。
现在只要有钱,想买什么都能买到。
而住在这个大院里的,绝大部分又是轧钢厂的工人,一个个工资都还不错,天天这么吃肯定吃不起。
但过年吃这么一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