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里曼挥舞著拳头,浑身上下散发著一种名为自信的蓬勃气场。
他是个天生的战爭统帅。
他能够从最宏观的视角出发,用一种堪称上帝视角的思维方式,去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……
就在基里曼和洛希这边正在计划如何继续进攻时。
在遥远的太阳星域,一条国教命令却在各个帝国世界快速的传播。
“以神皇之名,向所有的信徒、国教分庭下达命令:
寻找教宗幼发拉底·琪乐的踪跡,並且不惜代价的將其带回神圣泰拉接受问询。”
这一则命令表面上听起来,好像是国教正在努力寻找他们的最高领导人。
但只要对泰拉目前的情况有粗略的了解,就会明白这实际上是国教正在“通缉”,“追捕”他们的活圣人兼教宗。
得益於开始修建的太空桥系统,神圣泰拉发生的政治剧变正在以远超从前的速度,向银河各地快速传播。
许多的帝国世界,都已经知晓了泰拉上发生的,那一场由代教宗艾尔芙蕾达发动的“泰拉之春”。
那些行星总督、枢机主教、阿斯塔特军团、铸造总监可不是傻子,不会愚蠢到真的相信泰拉真的无事发生。
他们都明白,国教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已经不再满足於原来既有的利益。
国教悍然违背了昔日帝皇和掌印者留下的政治规则,他们正在以一席高领主的身份,掠夺搜刮更多的权力。
其中被侵犯最多利益和权力的,自然就是帝国內务部,国教以神皇的名义,公然以教权干预他们的政权。
但是艾尔芙蕾达这个疯女人的行动的確迅速,现在她已经將大部分泰拉上的国教关键位置,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。
並且她向內务部派遣了一批被称之为“审查牧师”的人员,对內务部下达的命令,进行审查核验,並且在不满意的时候,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。
內务部上下自然是极力反对,但是现在国教占据了大局优势,他们也只能暂时的忍气吞声。
面对这种情况,泰拉以外的其他国教势力也是在观望情况。
国教的內部存在著诸多的信仰派系,有的人对泰拉上发生的暴行极度不满,也有的人觉得代教宗的確是在为国教爭取利益。
经过一百多年的推广,国教已经在帝国上百万个世界扎根,並且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宗教系统,而现在这种思想上的分裂,正在动摇这一系统的稳定性。
从理论上来说,这种纷乱时刻最需要站出来表態露面的人,是国教的教宗兼活圣人幼发拉底·琪乐。
但事实总是和理论存在偏差的,琪乐在访问宗教世界的行程结束之后,立刻就消失无踪。
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,即便是她贴身的僕从也是如此。
而发布了这一则命令的代教宗艾尔芙蕾达,无疑是整个银河中最想要找到琪乐的人。
她心中也是十分清楚,相比起这位国教的首位活圣人,她的话语权和威望都是相差甚远。
如果无法得到琪乐的支持,帝国无数个世界的枢机主教是不可能完全的信服於她。
这样的结果是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。
艾尔芙蕾达已经下定决心,一定要继续强化对神皇的绝对信仰——所有的帝国人都得无条件的信仰神皇,用最狂热的方式去崇拜祂。
她要修建更多宏伟的宗教世界,徵调更多的圣战十字军,征服更多的异端和敌人,让神皇看到他们的虔诚,让整个人类真正的团结在一个统一的信仰之下。
帝国的所有人,都被基里曼版本的《帝皇圣言录》所愚弄。
基里曼在其中添加了大量帝国真理的內容,一想到帝国真理,艾尔芙蕾达就感到浑身难受,好像吃了什么毒药一般。
在她的眼中,对帝皇的信仰就应该是狂热的,纯粹的,而非什么理性的信仰,客观的评判。
神皇就是绝对正確的,任何对神皇的“理性”质疑,都是一种应该被绑到火刑架上烧死的褻瀆。
艾尔芙蕾达也担心如果琪乐不愿意接受她的主张,甚至公然號召其他的帝国世界反对自己,毫无疑问这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。
为了避免这一情况,她必须要確保琪乐被控制在自己的手中,让国教只有一个对外发言的声音。
哪怕其中会用到一些非常不光彩的手段,那也是必要的牺牲。
神皇会看到自己的付出,会宽恕自己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