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伟嘆了口气。
“要怪就怪张吉甫太小气。”朱伟感嘆道:“如果张吉甫瞧得起咱们武人,我也不愿意如此啊。”
朱胜功睁大了眼睛。
福建福州。
长乐县。
各处耕地种满了水稻,密密麻麻的青绿色,而在稻田之外,那些离水源远、且土地荒芜贫瘠之地,则种满了奇怪的农作物,大家都没有见过。
“这就是番薯。”
“陈振龙冒死从吕宋带回来的。”
两名本地的商人带著从金陵来的客人来到当地,並请了田主来问话。
“这东西能吃吗?”
“能啊。”
“每亩可以產多少?”薛家商號的管事周栋客气的问道。
“此处地贫,每亩也可有五六百斤。”
老农如实的说道。
“嘶~!”
怀疑自己听错了,毕竟自己多当地话不太熟悉,听错了不奇怪,但是经过再次確认数字后,当即倒吸一口凉气。
原本不能耕种的贫瘠荒地,现在可以耕种了。
每亩竟然有五六百斤!
要知道北方寻常耕地的亩產也才二百余斤啊,如今倒好,竟然比不上贫瘠荒地。
不光地贫,且方便耕种,隨便找块地方,不需要开挖沟渠就行。
普通民户使用此物可以轻易的开荒。
“为何官府不推广?”
周栋不可思议的问道,如此利器,竟然只在当地民间流传,他实在是无法理解。
“陈先生了很多人情关係请见知府老爷一面,都被知府认为他是商人,见他有辱斯文拒绝了,后来陈先生又托人把番薯的功用告诉给知府,也被知府拒绝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官老爷的心思,我们小民如何得知。”那老农嘲讽道:“反正陈先生了极大的代价想要让官府帮忙推广番薯,最后热脸贴了人家冷屁股,还被嘲讽了一顿。”
“既然如此,为何见许多地方都有耕种此物?”
周栋问的详细,非常有耐心。
原本以为此物空口无凭,就算福建有也很难找到,没曾想进入福建后很轻易打听到此物,在福建已经广为流传,各地都有耕种。
“咱们种地的难道不知道此物的好?这种事不需要官府推广,咱们自然抢著种。”老农理所当然道:“奈何陈先生带回来的苗子太少,这些年才算是够用了。”
周栋忍不住抬起头,再次眺望周边。
除了原来耕地所在,其余边边角角都种上了番薯。
番薯不在税赋之中。
也就是说这些番薯可以全部留给自家食用。
难怪福建这等地方这些年不显山不露水的,大家传统印象里还是七山二水一分田,过著苦哈哈的日子,实际上商业发达,更有闽铁闽锅等商业利器远销海內外。
需知这行当最耗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