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红楼兵圣全本免费阅读 > 第392章 番薯(第4页)

第392章 番薯(第4页)

靠着节帅府的支持垄断,五年后等于放弃垄断,平等竞争,必然要付出大量的成本,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薛宝钗一样认可自己。

月余来。

王信越来越满意,这才叫做盟友。

杜松无言以对。

要说大同的生意,他也是亲自参与,可如今因为东家的原因,眼看着大房超过二房,这种无力感,从小在二房长大的杜松心里很难受。

“你此次回去,我派一队骑兵送你。”一则不放心路上安全,二则也是表明对薛宝钗的支持。

薛宝钗觉得从王信身上学了许多,认真道:“海外采购粮食的事,我会亲自去处理,以及去福建打听番薯的消息。”

王信点了点头。

这就是自己的短板,虽然自己在大同可以做很多事,但是出了大同,自己的声音就发不出去。

但是贾府和薛家可以。

贾府在大周各地都有姻亲故旧,一封书信就足以催使,而薛家虽然没有贾府的势力,但也有商道存在,亲力亲为的话倒也能做到。

至于番薯的功效。

番薯在美洲已经是成熟的农作物,否则西班牙人千里迢迢带番薯到吕宋种植为了什么?

总不会是为了做农业研究吧。

正是因为番薯的产量高、耐旱、耐瘠,不像小麦和水稻对环境和耕地条件高,比如平整土地,开挖沟渠等,所以番薯是高产、易种、耐旱性价比最高的农作物之一。

西班牙人在自身人手不足,而土著手里粮食少的情况下,才要把番薯带去吕宋,同时在码头严查偷带番薯的商人,发现者绞刑。

不光如此。

为了尽量保护番薯不被流出,番薯只种在远离码头,西班牙人自己的根据地周边。

至于土著粮食为什么会少,因为如果粮食多的话,土著人口早就遍布各处,哪里有空余的土地轮到西方人去开发。

而番薯在原时空是大明走私商人冒死偷带回国的,这个时候离西班牙人在吕宋种植番薯已经过了几十年。

走私商人不被知府待见,托了人请求见面别拒绝。

然后自己一个人用几根番薯藤在老家种植,不到十年就在家乡推广开,三十年以内福建全境普及,五十年以内普及南方,一百年以内普及全国。

在没有官方组织下,民间自发普及了。

在此之前,从来没有外来作物能如此快速,且普及性如此庞大,然后有了清朝的人口大爆发,万历末期引进,最后便宜了康熙。

十七八世纪就是番薯的世纪。

番薯的确很多缺点,但是在如今的时代,这些缺点根本不是缺点。

见王信没有别的交代,薛宝钗第二日离开。

同样的车队,但是身边有了一队打着大同军镇旗帜的骑兵保护。

不过薛宝钗不是很相信会有这样的农作物,但是对江南推行大同十年抵押券还是很有兴趣,一个银票行,一个粮菜行,再加上一个债券行。

想到王信说的一些道理,结合自己的想法,车厢里的薛宝钗有些按捺不住了,恨不得立刻去展开。

财通天下。

“薛家的人已经走了。”

“王信除了那几日陪薛家小姐在外,平日里不出节度府。”

周府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