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本依然转嫁给商人。
军队打下更多的土地。
商人不怕投资。
商人在意的是未来。
只要未来预期足够大,投入多少本金都不妨碍商人浓浓升起的欲望。
这就是商业。
在些许试探,小队哨队的聘请,半年之后,十八家商号联合请了一支大同小营,向大宁放心开阔,那边有一片富庶的土地,原本是北静郡王的藩地。
商号的管事带着伙计们圈地。
沿着水源一带。
插上商队的旗号,在土地下埋入商号在帅府登记后颁发的牌子。牌子分为三块,帅府一块,商队一块,地下埋藏一块,然后在帅府的舆图上,这块土地就属于商号的了。
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买卖,商人们高兴疯了。
麦子熟了五千次,商人圈地第一次。
“谁说节帅对我们提防的?谁说节帅对我们过河拆桥?”有商人骂道:“说以后敢在我面前说节帅的坏话,我第一个不饶他。”
当着伙计管事们的面,商人拍着王信的马匹。
不远处的哨官高兴的点了点头。
第二日一早,精神抖擞的带着兄弟们骑上马,往周边扫荡,消除隐患。
商人越发高兴。
高价钱请来的军队,当然希望对方努力干活,最好马不停蹄,日夜不休的消灭周边隐患,他才好更快的开垦土地,早一点出产,早一点回本。
带着商队和军队,睁开眼的每一天,人吃马嚼都是他家的钱,心疼的不得了。
有人欢喜有人愁。
大半年下来。
有的商人成功获得了几万上十万亩的牧地,有的商人却血本无归,承担不起高额的费用,高估了自己的实力,低估了风险,以至于破产。
获得了土地只是第一步,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。
仿佛是个无底洞似的,把商人们的钱从地底下挖出来,投入到关外。
无数的人分到了钱。
军人伙计马夫车夫兽医大夫带着丰厚的工钱回家,然后在集市里买东西出去。
“王信在干什么?”
李源被升为兵部尚书,知道张吉甫转变态度开始拉拢自己,李源也开始支持张吉甫,收到密云军队送来的军情,皱起眉头前往内阁。
张吉甫不耐烦的敲了敲桌子。
他给王信的还不够多嘛,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添麻烦。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