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不太愿意。
汤平骂道:“谁真去和他打?没有朝廷的旨意谁敢乱来,咱是去找他讨个说法。”
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
闹得沸沸扬扬。
整个大同都被惊动,连隔壁的山西都有所耳闻,有御史派人来打听。
周文吓了一跳。
汤平要是带着人马出关与张灿火并,这岂不是令人笑掉大牙。
别说自己兜不住,张阁老都会颜面无存,周文面对汤平一脸无语,“你是朝廷武官,不是山大王,以前王信就是这么带你们的?”
周文指责汤平骂道。
以前周文是不骂的,最近自己又是给钱,又是给粮,已经对汤平够义气了,算是半个自己人,那就可以骂了。
汤平一脸不服气。
周文懒得废话,喝止了汤平,让他解散了军队归营。
汤平嘟嘟囔囔的离开,嘴里还在骂着张灿赵雍他们,看着汤平离开的背影,周文无奈的摇头。
“听说此人以前是义乌矿工,算是跟对了人,否则一辈子的矿工命,怎么会有今日。”
那幕僚从屏风后走出来,没有掩饰,满脸鄙视的评价。
“这回本镇能向张阁老回信了。”
周文苦笑道。
以前大同抱团让他笑不出来,如今大同西军闹起来,他同样笑不出来。
别处军镇也闹事,但是人家闹事有章法,不是瞎胡闹。
大同西军真他娘的是胡来。
“不是镇台大人的阻止,那汤平大有带军出关干仗的架势,此人实在不像话,莽夫一个,周家这次是看走眼了,舍了个女儿。”
那幕僚惋惜。
周文没有反驳。
他拉拢汤平是因为汤平现在还有利用价值,等搞定了大同西军,等汤平失去了价值,自己也不会过河拆桥,但也不会把汤平真当做亲信。
自己的人都提拔不过来,怎么会浪费名额到汤平身上。
无论汤平是不是庸才,上头说他行那就行。
没有了王信带领,自己也不要,周家这回当然折了本。
“回给张阁老的书信,还请杨先生帮忙润色。”
“理应之举,只不过阁老信中询问多久能掌握大同西军,具体的时辰,还是请镇台大人定论吧?”那幕僚谨慎的问道。
这个问题,周文以前不好答,现在心里有底,“不超过半年。”
那幕僚点了点头。
以现在的情况,换在别处,很容易控制,也就是这大同西军的确不同别处,镇台大人谨慎的给了个半年时间。
如果顺利的话,三个月也差不多了。
总算是看到了眉目。
有人高兴,有人失意。
张文锦谈不上失意。
府里人在收拾行李,大车小车挤满了整条大街。
送行的人更是络绎不绝。
“督宪大人此次归京必然高升,本是一件大喜事,我等本应为督宪大人欣喜,奈何舍不得与督宪大人分别,实在是欣喜不来,还请督宪大人恕罪。”
赵焘长叹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