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吉甫和陈恒对视了一眼,那边的事情,由兵部的陈言盯着,不过陈言此次不在,于是张吉甫主动回答。
“上回周文来信,已经和那边的几家大户约见过,那边的大户也对王信不满。”
“不满什么?”
周道丰比较关心。
张吉甫知道恩师的性子,心中有数,当即解释了一遍。
陈恒也是第一次听到如此详细的大同关外模式。
如商人与牧民们的约定等等。
心中有股危机感,下意识的反感起来,只觉得恶心。
张吉甫早就知道,更知道大户们反对的是什么,因为王信的原因,大户们让利了许多给牧民们,虽然王信给了很多解释。
什么牧民们有了钱,才可以买更多的商品,商人们最后能得到更大,且更良性的利益等等。
这种大道理,平日里是大户们讲给老百姓听的,他们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大道理,于是埋下了不满的根子。
挡人财路。
便是最大的错。
周道丰向张吉甫确定的询问:“所以那个叫做汤平的武夫,他真的会投靠周文?”
张吉甫迟疑了片刻。
见状,周道丰明白了,张吉甫也没有十足的把握。
也对。
这种事谁敢说百分之百。
连亲儿子都有可能背叛父亲呢。
“那就等周文来信吧。”
周道丰的提议,两位弟子都没有意见。
调王信孤身一人来京营,才大半年的时间,难道他就能掌握整个右路军了?
反倒是大同西军。
周文获得朝廷的大力支持,要人给人,要钱给钱,已经大半年了,不敢说彻底掌握大同西军,起码做到分化拉拢,控制一部分了吧。
朝堂局势到了如今的地步。
哪一方都不敢轻举妄动,所以还是钝刀子割肉好一点,谁也别闹出动静。
都在怕啊。
张吉甫脸上布满了忧愁。
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就这样吧,别太操心了。”看到得意门生的模样,周道丰态度更加超然。
张吉甫苦笑起来。
他可学不了恩师的风轻云淡。
“朝廷实在是太难了。”
“朝廷要是不难,圣人当初如何肯退位,圣人当初不退位,朝廷局势又如何会有今日,一切早已注定,尽人事听天命吧。”
周道丰早已经准备好了后事。
包括上海老家那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