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兄弟不和,做母亲的岂能不伤心。
只是很多事身不由己。
同为开国八公,因为皇权斗爭的事,石国公已经烟消云散了。
谁家不怕?
为了自保,只能各自想招。
最初的计划是寧国府和荣国府分开,否则树大招风,实在是太过显眼,寧国府保持传统,荣国府弃武从文。
只可惜大哥吃不了读书的苦,又不甘退出去,便选择了拉拢姻亲故旧,维繫贾府原来军中的关係。
两条路变成了三条路。
而且与以往的计划不同,大哥与自己之间很多不对付。
贾母如何不知。
“老大不听话,你坚持至今的確不容易,现在有了王信,总算是弥补上你大哥给你造成的损失,你们两兄弟日后彻底分开也好。”
以文制武,不是文武分开。
枪桿子的道理,没有人不懂,文官不是迂腐的读书人,谁不追求掌握兵权。
兵部,戎政尚书,巡检司,兵备道。
哪一样不是为掌握兵权推出来的。
“王子腾就是看到你们两兄弟之间不和,给了他空子,现在没了京营节度使之位其实也好,总兵已经够了,还是当初的话,又太显眼了些。
想必你妹夫也是如此想的,所以半年前就提出来,许多事你还是要去问他,万万不能自作主张。”
贾母不太想操心。
可是又容不得她不操心。
家里的大姑娘第一次省亲回来的神情,大姑娘心里的苦,她岂能看不出来?
还不是娘家人给不了她帮助。
但凡娘家人硬气,哪个婆家敢欺负。
为什么贾府硬气不起来?
光能有名头,手里没手里,自然硬不起来。
贾母也只能劝,大家只能忍。
时至今日,虽然家里的大姑娘在宫里依然是个虚名,但是比起前两年已经好过了许多,起码能熬下去,只要能熬下去就有机会。
“如海的確这么安排,只不过。”
贾政语气迟疑,不知道如何解释。
“怎么了?”
“如海的弟子,陆仲恆有不同的想法,如海又不在京城,儿子听陆仲恆之言也颇有道理,所以有些拿不准。”
“陆仲恆想做什么?”
“他觉得放弃大同那边太过可惜。”
贾母明白了。
陆仲恆是林如海的得意门生,可以看做是林如海的接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