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该如何送他走呢。
张文锦为难。
如果王信四五十岁了,倒是不惧,偏才二十几岁。
年轻就是资本啊。
张文锦感慨一声,此事还是交给张吉甫去头疼吧,反正是他派来的人。
——
王信不清楚生胡的战斗力怎么样。
最怕的是未知。
而对自己军队的实力,王信很相信,因为自己有个判断的标准。
如明末吴三桂手里的军队。
吴襄曾经直言告诉崇祯,按册八万,核实三万余人,可用之兵三千。而这三千兵非一般士兵,乃是其之子,其子吴三桂之兄弟。
“自受国恩以来,臣只吃粗粮,三千人都吃细酒肥羊;臣只穿布褐,三千人都穿纨罗纻绮,因而能得死力。”
吴襄此言可能有夸大,但是足够看出精兵的地位之高。
自己练兵的方式虽然不是纯粹的家丁制,一样是以精兵为核心。
自己的军队,战斗力绝不会比辽东军要差。
那么生胡的战斗力怎么样呢?
与大板升各部打交道这些年,王信心里有数。
胡人毕竟不是鞑靼。
胡人崛起的时间太短,底蕴太薄,根子太混乱,所以大同西军的精锐,可以以一敌三,也就是一汉当三胡。
一千精兵可以打败三千胡人。
两千精兵可以打败六千胡人。
这才是王信敢派出两千精锐的底气,就算不能大胜,至少不会失败,让人担心的是惨胜。
伤亡太大了,自己的实力也会大损。
不过比起保家卫国的目的,这些风险是值得承担的。
生胡大规模入侵,虽然给牧民造成了巨大损失,但分得太散,王信不相信生胡可以轻易聚拢起来,短时间内顶多能凑出三五千人罢了。
那么自己投出去的两千精兵,生胡的战斗力不比大板升的胡人强,那么就不会有危险,反之则有危险。
一处处的捷报下来。
王信松了口气。
以大同西军的实力,一汉可以当五生胡。
自己的两千精兵能对应一万生胡。
不过别的军队战斗力做不到。
有的是平手,有的是强一些,有的是一汉当三生胡。
表现最好的是永兴军的魏毅,此人虽然是永兴军的精锐将领,但是身份低,带领的人马少,人数上没有优势。
至于别处,并不是各军的战斗力不行,而是胡立勇把自己的家丁捏在手里没有放出去,永兴军也是如此,两千铁甲骑兵一动未动。
铁甲骑兵优势很大,短板也很大,但是以胡人的条件,永兴军手中的铁甲骑兵的确是对付胡人的大杀器。
自从派出两千精锐,王信不敢大意,已经连续好些日子没有睡好觉,四处巡营,以防疏漏之处。
周军集结小黄河一带扎营,不是用来防守,最终目的是进攻。
不能野战的军队是无法离开城池的,这样的军队在野外扎营,很容易被敌人围困,断绝了粮草,要不了多久不战自败。
所以大同三军结营品字形是进攻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