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直接说大同西军能不能打,而是从头到来。
张文锦本就希望多了解军队,听得很仔细,对魏毅更为满意。
见李奇和江万化没有反驳,魏毅松了口气,继续说道。
“如果精锐多,那么大军的野战力越强,可以主动出击,四处寻找战机,只要敌人露出破绽,很轻易就会被抓住,从而大败敌人。
同样的道理,如果军队中缺乏精锐,那么只能被迫防守。
处处防守处处被动。
长久下来,很容易被敌人一波带走。
如果同意这个道理,再观大同西军,大同西军整整三千精锐,加上九千民兵,这个比例实在不低,比大部分军队都要强,属下是这么认为的。”
魏毅越说越流利,一口气说完,脸色平静了下来。
张文锦仿佛眼前一亮。
魏毅如此解释,正是他需要的,让他从理论上搞清楚,而不是空洞的回复。
虽然相信魏毅,张文锦依然向李奇和江万化确认一遍。
“魏毅说的对不对?”
李奇和江万化没有了余地,纷纷点了点头。
张文锦眉头皱起。
见状,李奇连忙笑道:“王信与咱们这边的做法不同,所以不能对照着看,许多事不能随意下定论。”
“不对?”
“也不是。”李奇摇了摇头,“大体上是不错的。”
越是位置高,越是说话小心。
张文锦没有太在意,追问道:“做法有何不同?王信的方法更好?”
李奇只能说道:“王信没有按照传统边军的做法,也就是民间传言的家丁制,但是军队中必然有普通军士和精锐军士,这个道理王信也懂,因此他采取了一种晋升制。”
张文锦更加好奇。
“王信到了大同之后,手里的兵源主要从民兵中吸收,除非特别优秀。民兵中只要愿意恪守军规,加强操练等,底子不算差的,都有机会加入大同西军。”
“这法子的确不错。”
张文锦迟疑起来。
虽然没有想明白,但是下意识嗅到了问题。
李奇笑的更难看。
江万化没说话,魏毅低下头。
没有谁不会有私心。
王信的方法很平平无奇,无非是公平公正公开。
好处是能培养出更多的精兵。
但是比起将领提拔自己的人,从自己人中挑选出精锐充当家丁,这样的选拔方式,练出来的精兵当然是听自家将军的。
看到几名手下的神色,果然有问题。
张文锦思考了片刻,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问题在何处。
文官同样如此。
谁提拔下面的人,不是提拔自己的亲信?
亲信是第一位,能力是第二位。
将领更是如此了。
培养精兵需要投入资源,无论这份资源从何而来,反正是将领们手里撒下去的,必然是培养自己的亲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