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一百亩,只会想要更多的。
不挣出个上方亩的家业,如何对得起一身官服,怎么能维持住平常的人情往来。
“此人是个直人,可以用,但是也要防。”
周道丰思考片刻,再次得出结论。
张吉甫没有反对。
这个人实在是太好用了,否则自己也不会支持他。
用他不需要付出什么,但是能帮自己解决大问题,相比较给予此人的,自己能得到的更多。
对此人的三年平胡,乃至於对大同军镇北征的推动,张吉甫看来是极为疯狂的举动,很容易猜到王信的心意。
是的。
观王信从军以来所作所为,虽然有军事上的建树,但是多次的行为来分析其是极为爱惜百姓之人。
一名武夫,竟然有如此的仁德善心,张吉甫不得不感嘆一声,实乃好人。
周道丰皱起眉头。
他相信弟子的判断,自己也认为大致是如此。
妇人之仁啊。
精兵难得。
如此不爱惜,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真是糊涂。
难怪寧国府和王子腾,还有贾赦等人对此颇多怨言。
一个圈子里好不容易出来个人才,却不打算反哺圈子,竟然把家底拿出去浪费,岂不是败家子行为。
王子腾上蹄下跳。
贾珍贾救推波助澜。
不过又有吴文华、林如海、贾政等人支持王信。
“小小的参將,倒是成为四大家两个派系的搅棍了,你觉得是林如海的手笔,还是吴文华的手笔?”
“啊?”
张吉甫愣了愣。
四大家想要两边下注,这是人之常情,別人羡慕却没有这份底蕴。
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前提是有许多个鸡蛋。
普通人连鸡蛋都没有,谈什么规避风险。
也只有世家才有这份底蕴,寻常官员都不够资格。
经过周道丰的提点,张吉甫豁然开朗。
“贾赦他们这两年得势猖狂,利用皇帝自抬身价,最后还是支持了太上皇老人家,太上皇也懒得和他们计较,算起来,反倒是误伤了贾政。”
张吉甫缓缓分析,“听说皇帝对贾府的女儿厌恶之极,如此迁怒虽然不美,
却也证明皇帝对贾政的確有很大的不满。”
皇帝的筹码本就不多,姻亲是皇帝仅有拿得出手的丰厚筹码。
挑来选去,贾府成为其一。
结果贾府当做奇货可居,自抬身价,踩在皇帝头上,皇帝能忍?
虽然不是贾政所为,可都姓贾,谁也別装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