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就是现实吧。
王信喜欢理想国。
曾经大明被西方传教士称呼为理想国,印度人不服气,后世不少学者说西方人口中的理想国是指印度,好笑之余,奈何终归只是空中楼阁而已,实际上哪里有什么理想国。
“打完了这一仗。”
王信指了指远处的山川,嘆道:“老百姓们就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,我也尽到了我做军人的职责。”
曾直顺著王信指的方向看去。
天际尽头处,隱隱浮现的山川影子。
“將军认为打完仗就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只怕將军会失望。”曾直心里有些复杂要说聪明。
眼前的將军无疑是自己认识的人中最聪明的人之一。
可有时候將军的感慨之言又颇为可笑。
什么人人都吃饱饭,穿得暖,睡得好,丰衣足食。
这种话喊一喊就好了,唯独將军仿佛当做正事去做。
连古人都知道。
兴,百姓苦。亡,百姓苦的道理。
曾直小声说道:“百姓想要过上好日子,还是用功读书,读透圣人之理,获得功名翻身的机会高一些。”
曾直的想法,是读书人主流的认知。
这不是小事。
改变一个人,通过一个人去改变一群人,这就是星星之火,只是自已说的话,別人不一定能听得进去。
王信笑道:“我认为劳动者最伟大。”
曾直露出迷茫的眼神。
王信一脸自信。
他最初的时候,以为这句话不过是口號而已。
后来接触了许多人,又有些改变原来的观点,的的確確是劳动者最伟大。
“在极西之地,有个国家非常富裕,富裕到百姓们不愿意劳动。”
“如何可能?”
曾直脱口而出,认为將军是在开玩笑,忍不住笑道:“如果是这样,那这个国家当有不灭之理。”
“是啊。”
王信笑道:“所以这个国家的百姓不愿意劳动,別的国家穷苦百姓来到这个国家劳动,於是这个国家变了,从文化到思想,连人也都开始变化。”
明知道將军讲的不是真事,曾直还是好奇接下来的故事,追问道:“难道这个国家的人不著急吗?”
王信摇了摇头。
“他们不著急,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来到他们国家干活的人,当然有资格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。”
曾直无法理解,震惊的看看王信。
王信平静道:“其实中国也是如此,自古以来,谁干活,谁就会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,很多时期,汉人不愿意打仗,別的人会来打仗,於是后来,汉人要么主动学习打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