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没人敢小瞧。
老爷还是参将呢,这么年轻,才越是厉害。
没有老人,老人熬不过来。
两个妇人,三个男人,其中一对堂兄弟,小的才十八九岁,并没有娶媳妇,然后是两个女孩,两个男孩。
年轻的后生干杂役,一个负责厨房,一个负责马厩,两个妇人负责洗衣服买菜什么的,两个女孩到里间帮忙,两个男孩在外间帮忙。
晴雯教着两个女孩子做事,性子又急,看到两个女孩子愚笨,气的脸都红了。
两个女孩子怕的眼泪一颗颗的掉。
“我又没说你们,你们哭什么。”晴雯抓狂道。
“让她们慢慢来吧,一时半会也急不来。”
平儿笑道。
搬到了新家,除了刚开始的不适,平儿最先适应过来,并且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。
平儿本来性格就好,又有了依靠,说话做事越发平和起来。
晴雯的脾气也好了不少,只能叹了口气。
两个小姑娘也不哭了。
王信来新家晃了晃,很快就出去了,一直到傍晚才回家。
与平儿晴雯一起吃过饭。
两家人都住在临街的屋子,后罩房是空的,让后生去值守,东西厢房也是空的,王信和平儿睡在正屋,但是平儿的屋子是东耳房。
晴雯则住在正屋外间,同样在东耳房有自己的单独一间屋子。
另外两个小丫头住一间。
王信还有亲兵。
带兵的将领身边有多少亲兵,朝廷是有规定的,王信此次回京带的不多,才十二人而已。
就算王信不在京城的时候,王信的屋子也会有四名亲兵守着,每日轮着来。
“这里是一百两黄金。”
烛光下。
王信取出十个金元宝。
前明时,一个金元宝有七两或十两,到了大周,多为一个金元宝多为十两,而前前元时,一个金元宝为五两的分量。
可见每朝分量都在增加,说明社会物资运转量在逐渐加大。
平儿吓了一跳。
倒不是没见过钱,只是没见过王信拿出这许多钱。
“信爷。”
平儿惊讶的叫道。
“这些金子你收好。”
王信把一盒子的金元宝推给平儿。
平儿没有拒绝,也没问金子从哪来来的,小声道:“我替爷守着。”
前明时朱元璋规定一两金子等同四两银子,规定是规定,民间金银兑换一路飙升,特别是海贸繁荣之后,白银价格一路下跌,如今一两黄金可兑十两白银。
“这是我的军饷。”王信解释了一遍,然后说道:“这些钱你收好,我是说万一。”
王信打起了预防针。
“万一这次我回不来了,这一千两银子足够你和晴雯下半辈子生活之用,这宅子要是能住,你就和晴雯住下去,给晴雯找个好婆家,你遇到了好人,也不要多想,赶紧嫁了吧。
如果我不在了,就算我留下字据,只怕王氏族人中很多人会来吃绝户,这些人容不下你们,你们又对抗不过,所以真到了这一步,房子就不要争了,你们去找陆仲恒,我交代过陆仲恒好生安置你们,如果陆仲恒不靠谱,你们就去扬州找贺宽,我已经给他写过信,让他把你们安顿到扬州岛。”
平儿惊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