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红楼兵圣笔趣 > 第369章(第2页)

第369章(第2页)

王信笑了笑。

追赃到底是缓著来,先从中下军官开始,还是从高层开始,大家都选择了先从中下军官开始震高级武官,威逼他们主动改变態度。

王信直接否了。

无论是改革还是其余。

一定要从高层开始,否则都是假的,绝对会失败,毫无意外。

无论是商鞅兵法,还是张居正改革。

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。

那就是先从上层开始,对底层有好处。

如张居正。

先考成,对付的是大明最厉害的群体一一御史,先把最难对付的御史们搞定,然后再是六部九卿衙门,再推广全国官吏。

搞定了官员,然后才是清丈田亩,一条鞭法。

主要打压的是大户。

反观崇禎。

整个崇禎一朝,数次改革收税的目標一直都是对著底层百姓,想著样的苦一苦百姓,让百姓们在坚持一下。

哪怕崇禎再努力,如何操碎了心。

到了最后。

方向不对,做得越多,只会错的越深。

结果大明不但亡国,还是被几十万人口的落后文明给奴役了。

王信认为改革不难。

难得是人心中的成见。

人心中的成见犹如一座大山。

如很多人下意识的躲避看上去难的问题。

感觉那个群体声音大,能量也大,很难对付,也容易伤害自身,所以往往选择声音群体小,看上去更容易对付的底层。

这就是固有观念的错误性。

其实真到了要改革的地步,下了决心去捅一捅这个群体。

最后往往发现不堪一击。

比如一夜之间变方向。

除非是九漏鱼。

否则政治课上的道理,还有社会歷程的亲眼所见,但凡是个普通人心里都有桿秤。

可惜自己心里有把握,但是下面的亲信们各个心里难安。

不过总算结果顺利。

他们也落了心。

其实王信忙的不是这些事,一些个蛀虫罢了,王信指了指桌面上自己写完的草稿,“这是我关於大同军镇的三军改革,你看看有没有遗漏之处。”

一个人人力有限。

王信相信自己肯定会有疏漏的地方,这次没有下次也会有,所以向来不会独断专行。

严中正习惯了总镇做派,上前拿起案台上的册子。

王信没有架子。

严中正看得细致,王信在旁边简明的说了几句。

加快沟通的效率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