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可惜还想利用下此人。
毕竟别人都在利用他,获得了不少好处,自己也很羡慕。
到底哪一处对自己不满呢?
孙绍祖想不通。
不久。
贾政坐着轿子回来,急匆匆的来到客厅。
“听周瑞说你从内阁出来?”
贾政刚见面问道。
王信没有瞒着,把与张吉甫的商议告诉了贾政。
贾政大喜。
“没想到你真等到了机会,这回回去大同,朝廷可就不好动你了。”贾政松了一口气,为了王信的事,他最近的确承担了不小的压力。
王信做事特立独行,官场上容不下。
也就是机缘巧合,靠着王信的能力才能保持一定的局面。
但是王信做得越多,弹劾的人就越多,一个武将哪里经得起太多的弹劾,内阁万一哪天改了口要查王信,谁能经得起查?
墙倒众人推。
都说王信失势,贾政的压力更大。
现在好了。
贾政心情舒爽。
“不一定。”
王信摇了摇头。
“为何?”
贾政吃惊道。
王信很冷静,这些事他本来就不急,心里不慌,看问题就仔细,不容易疏漏。
“张阁老没有谈右路军。”
不谈右路军,那么王信难道还是京营将领?所以朝廷还是随时能用这个理由,把王信调回京营,朝廷并没有乱来。
贾政也想到了,急道:“你怎么不提出来。”
“我不想提。”
王信耸了耸肩。
张吉甫给自己留下京营这个口子,想的是右路军五千人马在山东,别人的指挥带领下,留下的两千人马,自己只能带走五百人。
正常而言,难道这还控制不了右路?
所以张吉甫不担心,因此不解除自己右路军总兵的身份,指望利用这个身份,日后需要的话,随时可以召回自己。
但自己难道就任由张吉甫揉搓?
很多事情,大家都是身不由己,王信需要的是顺势而为,不愿意兴风作浪。
自己做事正。
手下们才能底气足。
上梁不正下梁歪,这是至理名言。
所以自己不会走邪路,也不能走邪路。必须要走光明大道,也是如此,这也是自己的人格魅力,吸引到身边的人中,才能挑选出大量真心追随自己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