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是张吉甫,还是朝廷,都不会轻易放弃,也就是多半调用胡立勇,除非胡立勇也失败,那么有七成的把握,张吉甫或者朝廷会启用自己。
这是自己的机会吗?
王信不知道。
当忠臣还是奸臣,王信从来不考虑,只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。
曹操刺杀董卓,拼命攻打董军,想要力挽狂澜。
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。
他做的都是自己要做的事。
抗倭,平胡,要求手下消极剿贼,同样也是自己想做的事。
如果朝廷做得好,天下太平,自己就是一个保家卫国的武夫罢了。
如果朝廷做的不好,天下大乱,自己同样是一个保家卫国的武夫罢了。
安禄山的崛起,同样也是大唐内忧外患,各方积弊下,使用安禄山不光便宜,而且好用,所以不停的坏局势下,才有了安禄山权势一步步的升高。
袁世凯的崛起,同样如此。
任何人都是如此。
相同的地方是先做好自己的事。
董卓在霍乱之前,一样是镇守一方的大将,平息胡患多年。
至于自己?
大同要保,山东乱民也要保。
自己能力有限,走一步是一步,保一个是一个,至于自己能走到哪里步,其实不取决于自己,而是取决于朝廷。
“告诉赵雍、汤平、张灿、刘通。”
“控制大同局势,保存各方性命,减少不必要的流血。”
王信有了决心。
“喏!”
严中正大喜。
王信起身离开桌子,来到窗边看向窗外的老树,不禁叹了口气。
赵焘这个罪魁祸首只是个药引子。
没有他,大同迟早也得乱。
但是要说他只是药引子也不全是如此。
一个赵焘惹不出这么大的乱子。
乱兵杀了他,哪怕手段再残酷,王信也不觉得乱兵错了。
大户们作恶多端,把百姓们逼到绝路,等百姓们掀了桌子,这时候又来说百姓手段多残忍,多么没有人性,实在是可笑。
到底是大户们作恶的多,还是百姓们作恶的多呢。
任何的朝代,只要大户们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,那么就会进入盛世,反之则会沦为末世。这就是存天理,灭人欲的由来。
可惜。
虽然看清楚了问题,但谁也解决不了人性中的恶。
王信也知道自己解决不了人性的恶。
所以很冷静。
其实自己真没有打算做什么,可事物推动自己一步步往前,王信如何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遭受猜忌,继续下去的话,朝廷与自己很难和平共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