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仗的事,自己懂。
可经商的根由,自己的确不懂,哪怕总镇离开前交代了许多。
反正自己按照总镇的吩咐去办就好了。
有关外三城在手。
加上大同西军,真是好一片基业。
如果任由别人乱来,恐怕眼前的繁华很快成为昨日黄昙一现。
赵雍见过太多这样的事。
“嘚嘚嘚。”
威远关是一座关城。
北边的门是关外,南边的门是关内。
另外一边,又有一行骑手来了。
关门留了一条道,哪怕旁边进出的商队再多,这条道也不能挪用,专门留给军士使用。
刘通收到赵雍的消息,第一时间从左云赶来。
入了关,很快发现关内的异常。
一是军士变多了。
二则刘通看见有一支粮队在搬运粮食。
“怎么回事?”
见到了赵雍,刘通连忙问道,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。
赵雍打发了旁边的人,只剩下两个。
“汤平叛变了,我要截杀此人,你要不要帮我?”
刘通懵了。
曾经王信解散扬州营后,刘通去了罗明手里,跟着赵雍一起打仗,所以刘通和赵雍的关系,不比与汤平的关系差。
后来在大同。
赵雍和汤平两个人就有些不对付,自己夹在中间。
刘通的嗓子一下沙哑起来,艰难的开口,“你怎么确定汤平叛变?”
“没有证据。”
赵雍摇了摇头,“汤平也不会给我证据。”
“总有个拿得出手的理由吧。”
刘通不知道为何到了这般地步,神情有些颓废起来。
赵雍盯着关外。
“大户们指望着汤平。”
“那周文也指望着汤平。”
“都在指望着他,这就是理由。”
赵雍收回视线,叹了口气说道:“总镇当初不应该同意汤平与周家的婚事。”
“这件事我知道。”
刘通解释了一遍。
今非昔比。
赵雍没有改变主意,当初总镇亲自坐镇。
刘通无法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