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院数量更是超过唐宋元之总和,连凡夫俗子都爱看各类白话怪诞之类的小说
只是
积弊日盛啊。
山东没有打仗,虽有一支备倭军,但也承平日久,一个青州府每年留置十万两以上的税收,这些钱都用去了何处,惊动了朝廷,经不经得起查?
张琪是青州府人士,所以也就不难理解。
然后是吏部的陈恒与兵部的李源。
陈恒是周道丰的门生,对这件事持中立态度;李源则反对王信,因为他在大同那边周家。
想清楚了其中的差距,刘儒暗叹了口气,最终还是要看张吉甫的态度,如果他一味的强硬,非要拿下王信的话,自己也保不了王信。
但是为了一个王信,张吉甫有必要与自己撕破脸吗?
这些年自己可都守着规矩。
所以除非有必要的情况,否则自己开口力保王信的情况下,张吉甫不会坚持,只要张吉甫不坚持拿下王信,那么事情就有把握。
让刘儒难过的是,这么多年遵守规矩的人情能用的并不多,用一次少一次。
这个王信值的吗?
想起林如海,又想起贾政,刘儒不再犹豫。
张吉甫离开了内阁,与他一道的还有吏部侍郎陈恒。
两人各乘一顶轿子,先后脚抵达周府。
光王信的事,不足以让张吉甫专门来到周道丰的府邸,主要是刘儒今日开口了,那么其中的意味就值得斟酌,一点马虎也不能有。
“看来皇帝那边还是认可了王信。”
吏部侍郎陈恒断言道,杀气腾腾的说道:“王信已经是个危险人物,有必要拿掉此人。”
张吉甫反而犹豫起来。
陈恒理解张吉甫的苦处,劝道:“虽然会激化矛盾,但事已至此,我们可没有犯错的机会。”
这几年里,刘儒遵守规矩,省了张吉甫许多麻烦。
如果刘儒要是掀桌子的话,现在的时机,张吉甫并没有把握。
“还是等一等的好。”
“等什么?”
陈恒是知道张吉甫打算的,并且明确支持。
越是如此,越是不能出错。
张吉甫也不敢出错,耐心说道:“太上皇目前维持得住朝廷,许多事虽有波折,但总体上在我们的计划之中,进度虽然慢些,可也在往前动。”
陈恒欲言又止。
张吉甫认真道:“大体上还是好的,总不能为了一件事,把整个全局给破坏掉。”
此言一出,陈恒无法反对。
两人都看向了周道丰。
周道丰随着退下来的时间长,整个人不但没有苍老,反而更精神了起来,摆弄着一套名贵的茶具,是从南边送来的。
等两名弟子争论完,周道丰才平缓的开口。
“大同那边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