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敢。”
薛岩客气道。
王信没有当真,知道薛岩是等着自己开价。
“聚众昌从牧民们中收购牛羊马各类牲畜,先以马来论,每匹马的收购价是三两银子,在关外三城转手卖给各家商行是六两。”
“薛东家是聚众昌的大股东之一,所以去年的三万匹马,薛家商行分走了一半。”
“没有这么多。”
薛岩连连摆手,但是没有多言。
这些事情都在王信眼皮子底下,偏他又是个懂生意的人,许多事瞒不过他。
“就算没有一半,至少也有一万匹吧。”
王信果断的说道。
薛岩没有否认,继续否认就是故意的了。王信把自己算得如此清楚,薛岩内心变得沉甸甸的。
今天找自己来,看样子是做足了准备。
“江南的物价最贵,马价同样如此,南方别的地方,一匹马要十五两一匹,那么江南那边能卖个二三十两,而且供不应求。”
不同地区,马的价格也不同。
北方的运输距离短,马的伤病率也小,综合成本远低于南方。
江南则是因为经济发达,需求旺盛,导致马价过高。
王信没有把价格往高处说。
有时候一匹好马,能在江南卖到五十两,一百两,甚至有时候能卖到两百两。
不过两百两银子已经不算正常的市场价。
光靠这一万匹马,王信算过总账,去除所有成本,包括沿途关卡打点等,一年下来,薛岩净赚四万两银子。
加上牛羊等。
牛的价格比马便宜,但是牛的数量更多,是马的一倍多。
去年一年,所有的商行都不如薛家商行挣钱,薛岩至少挣了不下十万两银子。
这是薛岩一个人挣的钱。
不算这条商道上,薛家至少一千多名管事伙计的年薪,也没有算沿途肥了多少人,扣除关外采购的成本价,其中的毛利大概近四十万两。
王信一直认为。
与内地生意最互补的并不是海贸,而是草原。
海贸的确能给大周带来不可计数的白银,但是这种贸易模式,只能加剧大周国内贫富差距,更加刺激土地兼并,对生产力的促进,远不如关内和关外的口外贸易。
唯一可惜的是。
因为大明宝钞的废除,大周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纸钞,导致于大周极度缺乏“钱”。
后来大清建立。
对大清的统治阶级而言。
汉人的文人和商人区别不大,都是他们的奴才,反倒是解开了商人阶级的手脚。
比如对纸钞的需求,对于大明的官员们而言,是他们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但是对于大清的商人们而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