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是富裕的地方,军队越是不能打,贫富差距极大,如京营。
反而穷困的地区,大家一样穷,倒没有太多的想法和矛盾,唯一的矛盾就是吃饱肚子,不像富裕了的地区,各色各样的矛盾。
因此九边还是很多军队能打的。
缺钱而已。
只要军费给得足,让士兵们吃饱肚子,打起仗来依然不要命。
也是这个误区,张吉甫栽了跟头。
小瞧了各地军头。
张吉甫需要一根搅屎棍。
王信恰好就是。
又听话,又能干,报酬低,甚至自带乾粮干活。
谁敢不听话,就把王信调过去,用王信来干活,然后换上自己人,让那些军头有苦难言。
有了方法,张吉甫自信了不少,“督察院左督御史李成贤也是支持的,张文锦那边,他亲自写了信,这封信给弟子看过。”
周道丰点了点头,没有挣开眼睛。
“其实你这几年进步非常大,比在金陵时判若两人,为师看来已经足够出山,掌领內阁並不难,不过我大周当今局势实在复杂无比。
承平百年,积弊难返本是任何一朝的大灾难。何况本朝又有二主,一日不死,永无寧日啊。”
张吉甫嚇了一跳。
下意识的东张西望,生怕隔墙有耳,
仿佛感受到弟子的举动,周道丰笑道:“你想要干的事情,比我说的事情要大的多。”
张吉甫低下头。
以文制武。
还要控制皇权,任何事情都应该由內阁来管。
皇权危害太大,上对江山社稷,下对黎民百姓,百害而无一利。
“王信那边你要多盯著。”
“听说他和贾政的庶女订了婚约,贾政的长女是贵妃,进一步就能是皇后,
你用王信没问题,切记不要失了分寸。”
“恩师放心,我只是用王信的才,但不用他的人。”
“怕的就是你用他的才。”
周道丰忍不住苦笑。
很多事情开了头容易,收尾就难。
今日觉得王信好用,忍不住要用,后日一样的难题,不就是继续用王信。
“等王信平胡成功,弟子会即刻调他回京营,等他离开大同西军,到时候何愁控制不住大同西军。”张吉甫自信道。
理是这个理,周道丰没有什么可说的,就是心里隱隱有些不放心。
当初张文锦也拉拢过。
不过对这件事,周道丰並不是十分了解。
看到弟子的一脸自信,周道丰不好多言,老人说的太多,往往適得其反,走一步看一步吧,周道丰放在心里。
至於贾府和王信定亲之事,知道的人並不多。
王信没有在外头说,贾政也没有宣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