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官的也不能发财。
尊严,待遇,稳定,小康。这些都能给。
能满足人类的绝大部分需求。
唯独满足不了不知足的人。
想要发财那么应该去经商,而不是去当兵,去当官,这是基本的道理。
贾政听了王信的一席话,认为自己懂了兵事,王信说的如此透彻,感慨道: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,如何是好啊。”
王信不这么认为。
人都想要稳定。
谁会不想要稳定。
皇帝、官员、将领、乡绅、地主都想要稳定,世世代代都这么过下去。
百姓也想要过上乡绅那样稳定的生活。
可真要是稳定了下来,万事不变,那才是完蛋了。
所以王信并不是很在乎。
只怕贾政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道理。
王信笑道:“还是要看兵源。”
贾政有了对军务的自信,了然道:“这我倒是知道,穷山恶水出精兵,你最初军中的精锐不是义务矿工么。”
“说的是,不过还有一种,也是我真正想要的兵源。”
lt;divstyle=“display:flex;justify-content:center;gap:30px;align-items:flex-start;“gt;
lt;divid=“pf-15812-1-pc“data-format=“audio“data-lazy=“false“gt;
lt;divid=“ad-second-slot-pc“gt;
“还有一种?”
贾政想不出来。
王信没有卖关子,接着说道:“扬州岛的二代们。”
“啊?”
贾政愣住了。
王信露出惋惜的笑容。
分田了。
一户户数十亩百来亩的土地。
这些富裕农户出来的子弟们,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兵源,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,还需要个三五年,才会有一批少年成长起来。
第一次讨论军务上的事,贾政对王信有了更深的认知。
眼前的年轻人有今日的地步,毋庸置疑绝不是靠着运气,而是极为出色的才能。
能在各种困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贾政自问自己做不到这样的地步,如此的人才,如果能成为自己的女婿,何乐而不为呢,贾政不再犹豫。
“你现在已经是参将,等平胡之后,那时候就是一镇总兵,就算是匈奴为灭何以言家,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可有中意的人家?”
王信松了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