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红楼兵圣笔趣 > 第264章 不识抬举(第4页)

第264章 不识抬举(第4页)

大周是在大明土木堡之后建立的。

战乱数十年,最后大周建国,至今已经百年。

按照时间推算的话,原本的时空应该处于万历中后期。

大明到了万历朝,其实已经病入膏肓,因为张居正的改革,才有了万历中兴,乃至于万历中后期三大征的底气。

大周立国才百年。

又是大一统王朝,按道理应该还是中期才对。

可是大周的国情不同。

大周的战乱程度比较低,人口损失较少。

大周开国的实力不够强势,所以妥协了许多,四王八公可以看成是对功臣的丰厚赏赐,也可以看成是功臣们的尾大不掉。

反而是大明。

朱元璋消灭了庞大的开国功勋势力,为中下层上升打通了渠道,赢得了更久的生计。

而大周承袭明制。

与大明承袭宋制不同。

大明与大宋之间隔了一个大元,百年的时间,足以令人们断绝了文化根基。大明开国之人都是大元生人,没有一个大宋生人。

虽然是承袭宋制,其实是择中选优。

反而大周承袭明制大多全盘接受,土木堡之变时,大明积弊已经不少了,这些弊端多被大周继承。

种种弊端之下。

又有大周本身的短板。

特别是太上皇和皇帝的皇权之争,影响实在是太大了。

大周开国之初东征北伐。

灭了鞑靼和瓦剌,又重新归化了女真,百年后,不光北边兴起了胡患,努尔干那边也兴起了蛮族各部,如今竟然有实力消灭两千京营精锐。

虽然背后可能有东平郡王的原因。

可要消灭这两千京营精锐,蛮人自己也得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吃得下。

还有未来的南安郡王吃了败仗。

加上红楼里的原文。

各处末世的景象。

多年后,连京城里都闹起了大贼,可见地方已经失衡到了什么样的地步。

等等。

这大周的局势不太妙啊。

所以许多问题,不得不考虑。

现在正是大争之世,西方诸国开始大航海,商业被释放,生产力大解放的开端,但是大周却陷入了战乱,错过了机会,王信觉得实在是惋惜。

自己既然来了,总要留下点东西。

无论是为了自己,还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。

可是猜测是猜测,大周到底会如何,王信也不得而知。

如南安郡王吃了败仗,他和王妃却能在京城如常走动,说明王府和皇室的关系并没有破裂,朝廷和地方还是站在一起的。

又有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内斗明显平息了,最后是皇帝胜出。

没有了内斗,大周会不会恢复稳定呢。

既然看不清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