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中国,现东亚区的粮食完全供给给了军队,所有男人,只要没死的,能扛得动枪的,全都要去上战场。
现代枪支只要打在身体上就是一个死,每天的阵亡人数让人无法直视。
琳琳住在北京,她的任务很简单,就是参与研究,找到让那些失了神智的疯子恢复的方法。
这点琳琳还比较熟悉,洗脑和暗示嘛,圣丽安的传统手段了,但是根据几个俘虏的情况,琳琳发现又有些不对劲。
程思的暗示和洗脑,是直接破坏了人的大脑,她的神经科学学的一般,对现在的情况有些束手无策。
战争持续了两个月的时候,凉子收到一封秘密邮件,署名是闫依然。
这个邮件很奇怪,直接通过一个加密渠道发到了凉子的邮箱里,谁都不知道。
凉子当即点开,里面竟然是解决这些人洗脑的办法。
思考再三,凉子没有直接放出来,而是将研究任务发放到各个大学,以大学为单位,组成合作研究小组,里面自然包括圣丽安大学。
等到三天后,凉子才放出这个研究成果,圣丽安大学一炮走红,又让人们认识到了圣丽安强大的脑科学实力,又让学校和这场大灾也划清了界限。
同时,这也是凉子的政绩。
随着洗脑的逐步解除,世界大战也逐渐的平息,虽然没有使用大规模武器,但是地球经过这么一折腾,情况更是糟糕了。
2050年十一月十一日,战争正式结束,每年的双十一被命名为战争纪念日。
三天后,凉子的副职头衔被拿掉,正式成为了东亚区总理。
人类生存联盟召开会议,决定首要任务还是重启土壤研究小组,其次是恢复耕种,最后,统计现存人口。
现在已经不能在计较人种如何,国家旧怨如何了,想活命,就得联合。
2050年十二月,圣诞节,土壤研究小组重新建立,琳琳应邀来到新土壤研究部门,还是原来的工作。
研究所的地点从圣地亚哥换到了里昂,最好的环境依然给了他们。
205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,现存人口统计出来了,全球只剩下了12亿人,短短三个月的世界大战,竟然活活打没了三分之一的人口。
世界陷入沉默,活下来的人都是身体素质、头脑智慧一等一的人物,他们不常生病,但是抑郁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激增,每十人里,就有四个人是抑郁症。
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了那个研究所那里,人们迫切地希望这批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可以解决现在的危机,让大家恢复到正轨。
琳琳面对的压力之大,堪称是史上最强。
她带着何小曼,一天除了六小时睡觉,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工作,没有娱乐,吃饭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吃,实在是太累的话,就勉强多睡两个小时,睁开眼,看到的就是新的任务。
针对这个现象,凉子在东亚区呼吁大家,不如重试文化振兴,尝试用一些排解苦闷的方式,抒发自己心里的感受,比如写信,写文章,写诗。
写文章的和写诗的不多,但是写信的人多了起来,人们厌倦了灵梭,反而思念起过去的那种珍贵的思念。
有信,就要有快递员,有了岗位就有津贴,凉子这一举动,有效缓解了东亚区人民的心理问题,其他区域也跟着效仿,成效还不错。
当然,凉子也给琳琳写过信。每次凉子的信都要好几页,琳琳都是吃饭的时候才会看,然后回上几个字。
“梁
不累,今日有些新突破。
琳。”
凉子整理了她和琳琳的每一次书信,每一封里,琳琳都会写不累两个字,有的时候甚至会只回这两字,或者是不累,不累地多写几遍。
她都能感受到琳琳的疲惫和压力。
2051年三月,粮食丰收,收成还是喜人的,比世界大战之前的收成多了三成,大家又能不饿肚子了。
凉子也很高兴,她在台北的家中,看着窗外,小小的窗户外是昏黄的天空,哗啦啦拍击着岸边的海浪,在海边的山顶上,有一朵鲜艳摇曳的野花,她微微笑起来,提笔给琳琳写下一段:
希望总是有的,我们从来不能勉强自己的去征服大海,但也要活得像海边的野花一样,就算草树凋零,也不会放弃生长的希望。
当拿到这封信的时候,琳琳疲惫的眼神慢慢地亮了起来,她连滚带爬地拿起电话,拨通了凉子的号码。
“喂?”
“凉子!你信里写的野花,是不是真的存在的?!”
“是啊,怎么了……啊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