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孙老,按照你们的要求,这次我们邀请的都是国內顶级的企业。
一共十五家大型能源和材料公司,全部符合要求,国內注资,没有海外资本背景。
像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的金阳能源、龙企控股的华云材料。
还有民企里技术实力顶尖的宇幻科技、百源集团等企业代表都到了。
大家对您带来的项目都表现出极高的兴趣。”
孙院士点点头,张云则保持著助手应有的姿態。
他安静地跟在孙院士侧后方,手里拿著文件袋,目光平静地观察著周围。
【深瞳】在视网膜上,调出了刘星釗刚才提到的这几家大型企业的详细背景。
张云和孙院士这次的目的,就是希望能儘快让固態鋰硫超导电池技术儘快產业化。
技术上,这些天孙院士等人的团队已经基本参透。
试验阶段没发生任何问题,成品的性能测试也十分可观,远超现有任何商业电池,成本也极具竞爭力。
也就是说,现在它已完全具备了大规模生產的条件。
张云想要儘快让这种电池普及,进入商业化阶段,所以他们才要开这一场招商会来拉人入股。
这件事情並不需要秘密进行,只需要做好安保措施。
他要在全国范围內立刻开展基础能源升级,等到成果发布的那一天,再给世界一点小小的震撼。
此刻,会场另一侧宽敞的贵宾休息室內。
受邀前来的十五家企业负责人正聚在一起,进行著招商会前的社交商谈。
这些商界精英们推杯换盏,互相寒暄,交换著行业动態。
“听说这次是孙德明院士牵头,从研究所那边带来了新能源电池方向的新突破?”
一位穿著考究的中年人抿了口茶,向身旁同行笑著说道:
“我看这阵仗,恐怕不是小打小闹啊。”
另一位戴著眼镜的经理人声音有些感慨:
“资料上写的是全固態鋰硫超导电池。
没想到孙老居然暗地里研究了五年多,终於拿出点东西来了。
但也不知道具体研发到哪个阶段了?”
新能源研究所那边口风紧得很,就只跟他们说是重大进展,需要產业力量协同攻关。
“这协同俩字,听著就有点费钱啊。”那位经理人摇了摇头。
“徐少,你们百源路子野,说说唄?
是真搞出能打的玩意儿了,还是研究所那边经费又卡脖子了,拉咱们来共度难关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