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上菜的时候,总是会有些小问题的,比如说这个生鱼。
到了长江下游,就难免会碰上这种事情,尤其是吃生鱼片的习惯。
虽说到了现代,看起来吃生鱼片的总是小日子好不容易过的好起来的一群人,但这確实也是中国传出去的,在东亚颇为流行的一种饮食习惯。
要不然,陈登怎么把自己给吃死了,也就华佗能给他捞一条命回来。
黎风看到生鱼片,就想到这个卫生么?
要是海鱼,情况还好一些,这个淡水环境其实已经不如过去了。
虽然看著是薄如蝉翼,这刀工是神乎其神,加工上其实也颇为小心,但河鲜么。。。。。。
看著东坡先生这个吃法,再看看他这个岁数,看著就有些让人揪心了。
但人家吃的很好,而且还请客人也来。
“来来来,饮御诸友,炰鱉膾鲤。如此美味,是不得不尝的。”
他分明可以用自己的诗来显摆一下,光是和吃生鱼有关的诗就有很多,但是偏偏引用了一句诗经里的。
而且他从言语中料想,这后世来人,大概诗经读的是不全的,而且於礼节上差的也很远。
多少是把和佛印抬槓的那股劲儿,今天给拿出来了。
只能说,这確实是东坡先生,只不过在抬槓的时候,先手的那个人是容易输掉的。
对波的时候,你得看好了位置。
於美食方面,黎风是没去做相关资料,他是不知道东坡先生逼急了那是在海南岛,连果子狸和蝙蝠,以及刚出生的耗子,都吃过的,没有肉他就难受。
要不然,他都觉得这锅人哪里是东坡先生,分明就是一个广东人,顺带还有胡建的食谱。
他给儿子苏过写信的时候,还要儿子对生蚝的吃法保密,甚至还表示有人要是知道有这个美味,大概会爭著求官家把他们贬官到海南来。
对於他的印象,可能更多的还是东坡肉,东坡肘子,东坡xx,光这个系列至少能干出来至少十种,还带著主食和小菜的。
但他喜欢吃生鱼片这个,黎风都没有做起来功课,他倒也不忌讳,毕竟也喜欢吃,但他都是吃海鱼的,而且也比较讲究卫生。
像是在自家住宅后面两条街的那家海鲜食府,一条活的鰻鱼,端上来做了烤鱼,又有海鱼端上来做了鱼生,剩下的部分给回锅做菜,那鱼都是活的,鱼头都要端上来看,新鲜程度可以保证。
就是河鱼么,虽然现在这个环境很好,环境好意味著寄生虫也多。
但吃货们,总是不管这个的。
可有时候,对方要拽文的时候,你也得跟上。
比如说,这个水里面。
但吃饭的时候,总是不至於要讲“佛观一碗水,八万四千虫”,而且也要注意这个出处,虽说不是苏学士那般无中生有,那也是以后的佛经里面才能看到的。
而且东坡先生现在也只管吃,来到这里的现代人还期待他能够写个诗呢。
回头钱董就对著黎风的耳朵来了一句:“小黎,这东坡先生,怎么不吟诗啊?这场合就很適合的。”
“他爱美食,怕是多过诗文。领导,要是在我们那边招待好了,怕是他都不愿回来了。”
“你这什么意思。”
“您想想啊,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荔枝如此,要是来到了现代,您想想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