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子多言,言多必失。”
黎风急急忙忙被从东明县叫回开封府来,就要到蔡京的官邸去。
对於这种,能办事,也不构成威胁,而且还能够吸引言官火力的年轻人,要是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,不是什么银行来的人,蔡京更是要在结党的时候把他拉上船了。
但黎风偏偏不是,他就是银行的职员身份在先,同进士出身还是赵官家赏赐的。
颇有点和废除科举以后的带清接轨的样子,但他就是这么个出身。
蔡京其实早就知道,黎风这小子就是喜欢议论些人物,评价的时候未免就会隔墙有耳,被什么人听到。
东明县令倒是可以自证清白,他是不知道自己的属吏在门后偷听,把黎风的閒话传到了东明县內与旧党有干係之人耳中。
现在就因为黎风言论批评司马光,带来了巨大的麻烦。
“这些皮肤,蔡相公可知,天下財富不增,而人口加增,则天下皆穷。若財富如初,则新增之人,皆是赤贫,这样究竟如何,恩相谋国老成,自当知之。”
黎风的意思也很明白了,要是新增了一批穷人,大概也是不稳定因素,这样下去,也就建设不好大宋了。
建设不好大宋,王道乐土的不成,臭豆腐也就吃不到了。。。。。。
虽然有些串台,但黎风此时的內心戏就是这样的。
而蔡京坐在那里,眯著眼睛,一言不发。
“小子来日若是朝堂奏对,又当如何面对台諫?”
“任他几路来,我只一路去。所谓论调,不过都是攻击我有不敬之语,然而誆骗圣听,岂为言官所为?”
黎风的脾气向来也是直来直去,他这边也是要大战三百回合,是磨拳擦掌要整活的。
只是他不知道,这一次要是闹出事情来,那动静可是不小的。
他的嘴欠,简直是通俗版的苏学士。
司马光这种“不识数”的原因,是他当了道德君子很久,虽然在地方也有政绩,但是经济层面的总归很少,主题也就是节流。
黎风是很清楚这种做法,最后也不过是节约一项,钱根本就留档不起来。
司马光的主要功绩,反而更多的是献策,还有在地方上开建工程,到了度支员外郎一职,算是和钱有些关係。
他都干过这个工作了,还能提出来“財富守恆定律”,黎风知道了以后,也难免会出言讥讽。
但是离谱的是,司马家的人反而没有跳脚出来,倒是言官们颇为愤怒。
其实只要年幼的司马朴出来哭闹一下,这种辱及先人的事儿,黎风就是接不住的。
但司马朴的姥爷是范纯仁,如今范纯仁虽然已经病故,但是范纯礼还在。
范纯礼就非常“神奇”的发现,黎风竟然非常敬仰先父范仲淹。
孟子当中庾公之斯那样风度的神箭手在前,举例倒是也可以看出来,这也是个性格端正的君子。
奈何他就是个手上过钱的人,因为认识关係,和蔡京成了一党,可谓明珠暗投。
不过他那套经济理论,范纯礼倒也没有反对。
因此,他这边也和司马家通气,不要把事情给闹大了。
尤其是司马家此时也没有个当家人,捲入这种没营养的政治斗爭,並非上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