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还要发行纸幣和铜镍合金硬幣,用来取代宋朝市场上流通的交子和铜钱,而且在铜幣当中减少铜的含量。
想法是有些意思,蔡京拿著现代列印的计划书,以及后续匹配的贷款计划,也在权衡利弊。
他也考虑过一些经济改革的办法,黎风给他留的计划,还包括向未来的“周召共和”的“朝廷”开办的银行借钱,以及提供长期的金融改革和服务方案,以及很可能是黎风背后的未来官府提供的经济改革意见。。。。。。
总是有参考价值的,但现在拿出来又未免骇人。
他自己也想过抑制豪强,盐引茶引,以及一系列措施,不少以后还施行了,能够快速聚敛钱財的办法。
以后他也做了,只不过改革的成果,最后也成功把他钉在了大奸臣的咖位上。
蔡京这里的事情暂且不提,反正接下来几天就会有对面的教授要过来和他会面,並且进行研究和深入的交流。
黎风就和同伴赶车出发,从杭州往江寧而去。
和他一起的特战队员吕青山,看起来並不是那么显眼,换成宋人的衣服,就更看不出来了。
反而是黎风自己,需要注意一些。虽然他说话间比较接近古人,但也差了很远,那口音就是个大问题。
他们都是张口就会有些问题,但有蔡京的介绍信,杭州衙门的路引和腰牌,倒也没有什么。
毕竟西北那边用兵的时候,一些大將可能还是番人,只是杭州乃是海边繁华之地,出现几个“胡兵”虽然也不是没可能,但总是比较罕见。
一路上不走船却走陆路,是蔡京也不大放心,还派了一个家僕同去。
毕竟中间的沟通问题,还有本地物价,他们是一概不知。
吕惠卿能够放行给了腰牌和路引,也和蔡京拿出来自己的作品集炫耀有些关係。
反正他这辈子也就是在地方上转圈,新党的自己人都被他得罪个遍,蔡京这么小心眼的,也不能得罪他第二次,谁知道以后会闹出来什么事情。
死灰復燃的事儿,那可是太多了,更何况蔡京在太后那里还有些恩宠,以新天子爱好书画的特质,没准哪一天这个现代人眼里的“社交恐怖分子”就要起復。
至於他吕惠卿,他作品也更多了。加上他名声虽差,但总比蔡京要好得多,后人还给他的作品上了目录。
黎风一行人刚离开杭州,他这边就有了现代人的拜帖,显然也成了一个现代人重点研究的目標。
但黎风不知道这些事情,他这一路还是儘量快些行动,到了秀州地界上,也就歇了一晚又往苏州而去。
此时常州、苏州和秀州,都在两浙路管辖,而江寧府就要在江南东路。
细算起来,江苏这个地方,在这会儿,可能还更散装一些,北面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都管辖著一些区域,根子算是找到了。
就这么个互不统属,难怪见了面能那么热闹。
不过开局就在江寧府的话,大概见面也不是那么容易。
就是到了江寧府,见过了蔡卞,不见得像是蔡京这样好说话。
他们兄弟两个,差別还是很大的,最大的共同点,都是蔡准的儿子。
执政路线不一样,性格也差別很大,以后要是都在朝堂,还位列宰执。就是赵官家不搞亲属迴避原则,大概最后他们都会意见相左,分道扬鑣。
也就是他们是亲兄弟,才没有互相下死手。
可要是父辞子笑了呢?
蔡京他活得久,还真给遇上了。
黎风也注意到,这吕青山一路上就不怎么言语,不像是自己,还经常和蔡京的僕人聊天,甚至相处的还很好。
不过他一直警惕著周围的环境,也是担心会有什么事情发生。
车上还带著给蔡卞的物件,其中还有蔡京颇为得意的,又要送给老弟一本自己流传后世的文墨集。
其实吕青山也不担心这些东西被劫了,虽然蔡京是大奸臣大贪官,但前者是一向的,后者是以后的,宋朝的士大夫待遇一向不错,就是被贬官了以后会有些反差,过去也有些积蓄。
蔡京这人么,就是有些高调,不过以后还更高调。
他丟点东西,那都不是事儿,要紧的是黎风。
黎风可是能和古人接触,快速融入到这些人当中的,除了口音以外,大概很快就能够跟上到宋朝士大夫,下到女真部落民,语言没障碍,一切都好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