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来的路上,就遇到了些文士打扮的人。
虽然这大宋朝的西川各种口音,和现代的口音总是有区別的。
不过毕湛这傢伙,还是听出来一些乡音。
他偏要拉著人家到黎风的这个包间来,搞的黎风也颇为无奈。
只是来人看到黎风,不免也有些轻狂。
“毕兄这是与开封府的推官相熟,他不过是官家恩赐的官职,与我这般科场出身的,还是大不相同。”
但他对於毕湛这口音,认作同乡,倒是没有什么歧视的成分。
黎风倒也不客气:“不想是赵博士来此,在曾相公面前,我等也曾有一面之缘。博士也是甲戌科榜眼,是哲宗皇帝钦点的天子门生,不是我这官家恩赐出身可比的。”
赵諗这人呢,黎风就觉得他身上有一股狂气。
他父亲是归附了神宗的獠蛮首领,特赐姓赵,名为赵庭臣。
因此他这一家也算是迅速的汉化,甚至在哲宗亲政之初,十六岁便得高中榜眼。
文章写的也是贴切,赶上了“绍圣”年间要阐述新政,因此也得以高中。
他虽然是渝州人,但依附的却不是蜀党的领袖苏氏兄弟,反而是投靠了新党的不倒翁曾布。
这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,只不过这人开口说话,就透著一股子傲气。
他父亲归附宋朝以后,现在也做得河东路提刑,自身又依附当朝右相。
曾布也举荐他来当太学博士,虽然官职不高,不过考虑到他这个年纪,还是前途无量的。
但谁也不知道,这人还要继续作死,之前竟然计划谋反。
现在这个谋反大业进行到哪里不知道,但他因为官家信用蔡京,要推行新法。
这当中,还有些事情,黎风自然是被认为“依附”蔡京,討好官家的佞幸。
不过他本人又很端正,除了这个出身,还有献宝,大概也就是新法能够找麻烦了。
因此,他才能够被乞斩两百次。
但“状元毕斩第二名赵諗”这话,当年科举的时候,也是个名梗。黎风听到这话的时候,他还是问对之后,从张商英那里知道的。
对於这种年少轻狂人物,黎风並不愿意结交,二十三岁就看起来前途不错,狂的没边,像是一些高校。。。。。。咳咳,就是那种感觉。
西川当地,在宋朝初年后蜀灭亡以后,曾经长期受到歧视。
因此也爆发过王小波、李顺的农民起义,甚至宋朝的士大夫都表示在西川压迫太甚才会导致这个结果。
而西南夷出身的赵諗呢?
他可是沐浴天恩,神宗对於他们一家特別优待,而哲宗又因为他的文章提拔他作为榜眼,当朝还要给他官职。
而且他还很年轻,就这个官职晋升缓慢,別人可没有他这样十六岁登科的本钱,总是会有官职空出来的。
然而,有的人就是这么不知足。
虽说他是榜眼,不过因为宋朝西南地区的鬼神迷信非常严重,他又是个獠蛮出身,总是会对一些古怪事情,居然非常信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