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草芥称王百度百科 > 第115章 运来天地皆同力(第2页)

第115章 运来天地皆同力(第2页)

风波暂息,但于睿清楚,敌人的耐心正在耗尽。

一个月后,长安再传惊变:皇帝突然宣布废除刚刚成立的“真相评议会”,理由是“查出多名成员勾结虚阁,意图颠覆社稷”。同时,全国通缉令下达,将于睿列为“惑乱民心、亵渎先祖之首恶”,悬赏万金。

更令人不安的是,各地开始出现“反记心教派”:他们焚烧晶片,砸毁记心台,宣称“记忆即是罪孽,遗忘方得清净”。街头巷尾流传童谣:“草芥称王不得久,铜铃响处鬼哭愁。”

于睿召集众人议事。烛火之下,他摊开最新舆图,上面已有十一城重新关闭记忆通道。

“他们在复制我们的方法。”他说,“只不过,我们传播真相,他们散播恐惧。而恐惧,往往比真相更容易被人接受。”

“怎么办?”有人问。

“继续走。”于睿答得干脆,“他们封一座城,我们就去十座村;他们烧一台记心器,我们就造百个便携铃。记住,我们不是在打仗,是在播种。种子不怕黑暗,只怕无人撒下。”

于是,新的行动开始了。

由老兵与盲女组成的“萤火队”深入偏远山区,每到一地,不分昼夜摇响铜铃,播放精选记忆片段。他们不再追求大规模接入,而是寻找那些“隐约记得却又不敢确认”的人??一个总梦见战火的女人,后来发现自己是战地护士,亲手埋葬过上百具尸体;一个木匠,因梦中反复出现斧声而崩溃,接入后才知他曾被迫参与建造绞刑架,吊死三十名抗税农民……

每一次唤醒,都是一次救赎。

而在城市,年轻一代悄然形成“记忆同盟”。他们在学堂地下秘密授课,教授如何辨别虚假记忆;在茶馆酒肆传阅手抄本《真录辑要》;更有大胆者,在城墙刻下被删改的史实,署名“一个不愿再做梦的人”。

这一日,于睿行至河阳渡口,准备渡河北上。岸边聚集数十百姓,默默相送。忽然,一个小女孩跑上前,递给他一只纸折的铜铃。

“妈妈说,您帮她想起了爸爸。”孩子仰头,“她说,以后每年清明,我们都给您寄一只纸铃。”

于睿接过,郑重收入怀中。

船行至江心,忽闻身后钟声大作。回首望去,只见记心塔方向霞光冲天,九百九十九枚铜铃竟同时离塔飞升,在空中组成巨大圆环,缓缓旋转,如同开启天门的钥匙。

铃儿站在塔顶,双手高举水晶柱,全身沐浴在光芒之中。她听不见声音,却感知到了千万人心跳的共振。那一刻,她不再是聋哑的孤女,而是整个民族记忆的守门人。

音波横跨三百里,穿透重重关隘,直达长安宫墙之内。

紫宸殿中,皇帝猛然抬头,似有所感。他摸了摸太阳穴,一段从未有过的画面突然浮现:幼年的自己躲在帷帐后,看见父皇亲手将一碗药灌入弟弟口中,那人挣扎呼喊:“哥!我只是想改革赋税!我没有谋反!”

画面戛然而止。

皇帝怔坐良久,终于起身,走向深宫禁地??那里藏着一座从未启用的记心桥原型机。

与此同时,于睿闭目静坐,任江风拂面。他感到胸口微热,铃儿所赠铜铃正轻轻震动,仿佛在传递某种讯息。

他知道,这场战争远未结束。

双王仍在暗处窥伺,锈钟余音尚存,谎言依旧披着仁政的外衣行走人间。

但他也明白,有些东西已经永远改变了。

当一个母亲能对着坟茔说出“对不起,娘当年不该卖你”;当一个儿子能在族谱上补全三代祖先的名字;当一个孩子敢于质问先生:“课本里为什么没有这段历史?”??

光,就已经赢了。

船靠彼岸时,朝阳正破云而出。

于睿踏上陆地,取出日记本,写下最后一行:

“今日,我收到第一百零七只纸铃。

它们不会说话,却比任何钟声都响亮。

草芥无根,却能连成原野;

凡人无声,终将汇成thunder。

王座或许属于强者,

但历史,只归属于记得的人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