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北宋生活指南 > 13第 13 章(第2页)

13第 13 章(第2页)

纪宁捧着粗陶碗,小口喝着水:“爹,他们好像没什么钱。”

纪松抹了把嘴,低声道:“年景不好,风声又紧,大家有钱都想攥在手里,或者换成粮食藏起来,这生意,越做越难。”

休息片刻,父女两个再次上路。

纪宁有点累,这个身体还是有些虚弱,本就营养不良,还大病一场,这几天她有意锻炼过,还常去山上挖土搬土,没之前那么虚弱了,但走了大半段路,只觉得腿软脚酸。

纪松问她累不累,要不要背她。

纪宁摇头,纪松身上还挑着货箱,再加一个她,负担重,也不好背。

接下来路过的两个村子也是大同小异,卖出去的东西只有一点点。

越靠近濮阳镇,道路就越平整,偶尔能看到牛车或者驴车经过,扬起一片尘土。

纪宁的体力也快到了极限,小腿像灌了铅,但她咬着牙,一声不吭地跟着。

纪松看在眼里,心疼女儿,从包里掏出来一块掺了麸皮的烙饼,掰了大半给纪宁:“就快到了。”

纪宁点头,她望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土坯城墙,心想真不容易,这要是换现代,开车的话不到半小时就到了,偏偏他们在路上走了八个小时,太阳都到正空了,她头顶的风帽早就摘下来了,本来出门的时候还觉得冷,现在她早热了一身的汗。

进城要交钱,一文钱一个人,连纪宁这个小孩也不例外。

说是镇,按照现代的划分,其实算是县,远比纪宁所在的西店当村要大的多,也更繁华。

纪松是多年的货郎,来过好多回了,相当熟悉,带着纪宁在镇上转着,一边跟她说:“县里的人比咱们村里头的富裕一些,你先跟着爹卖货,等过了午饭的时候,咱们去找陶匠。”

纪宁当然答应。

纪松找了集市的一个角落,把货框放下,手里还拿着那根拨浪鼓摇。

纪宁小声问:“阿爹,你怎么都不吆喝?”

纪松说:“不用吆喝,爹在镇上也是熟人了,人家听见拨浪鼓的声音就知道是爹。”

他走货走了将近二十年,附近村里的人早都熟悉他了,镇上也不例外。

他往角落里一坐,就有人围了上来问:“纪货郎,这回都有点什么?”

纪松把另一个货箱打开了:“没什么好东西,一点山货,和自家种的菜。”

纪宁仔细观察着。

镇上当然也有杂货铺,人家的东西更加全面,甚至可以说,这些杂货铺是纪松的进货来源之一,他从镇上进货往下卖到村子里,再从村子里收一点山货、干货,或者常用的好卖的东西驼到镇上卖。

主打一个挣差价,只涨一点钱,却要走许久的路,都是辛苦钱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