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北宋时期生活 > 11第 11 章(第2页)

11第 11 章(第2页)

这话把村里人吓了一跳:“出啥事了。”

纪松叹气:“我听人说,今年外头有个什么建国的老蛮子,往后说不定要打仗嘞。”

“啥?要打仗?!真的假的?”

“假的吧?”

这消息掀起轩然大波。

村里的人不知道朝廷和朝廷的区别,头顶上坐的人是谁他们也不关心,他们只晓得,要是打仗,他们的生计要受影响。

纪家也在说这个事情。

“这打仗的事真的假的?”薛氏惊诧极了。

纪松摇头:“不晓得呢,我听人说是要打仗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打,唉。”

纪爷爷沉默地抽着烟袋锅,半晌才开口:“总要好几年吧?这会儿还早,打不上的。”

“最好是别打。”薛氏嘀咕,“这几年日子够苦的了。”

这几年大大小小打了几回仗了,输赢都有——朝廷是赢了,可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苦喽。

纪宁在旁边听了一会儿,抓住了重点:“爹,要是要打仗,是不是要加夏税?”

纪爷爷脸更苦了。

纪松也叹气:“可不是么,我记得前两年也是打仗,镇上的差役下来收税,多征了两成。”

纪宁知道他的担忧,朝廷打仗要囤粮,这些负担会一层层地落实到底下的百姓头上。

况且征税也并非只是当年征税,而是提前几年就开始,一征或许要征好几年。

纪家开始犯愁,晚饭时的气氛比以往更加沉闷。

豆粥稀得能照见人影,以往家里桌上还有一碟不见油腥的菘菜,今天只剩了一碟咸菜,切成了细丝,两筷子就没了。

王氏一边喝粥,一边问纪松:“盐价是不是要涨?”

“哪只是盐价,其他那些东西也要涨。”纪松苦着脸,“上回进的货也快卖完了,得囤新的货了。”

活泼的丰哥儿和兰姐儿都感受到了家里气氛的不对,乖乖地扒着碗里的粥。

“爹。”纪宁放下碗,“要是夏税真的加了,咱们家能撑过去吗?”

纪松叹口气:“撑不过去也得撑,真到了那一步,大不了……大不了我把货郎的担子先停一停,专心侍弄那五十亩地,再多开点荒,也够应付的。”

“那怎么行!”王氏急道,“货郎的进项虽然不多,却是现钱,停了货担,安哥儿的束脩、家里的盐钱哪儿来?”

纪松沉默下来。

纪宁连忙说:“咱们想办法攒点钱吧。”

纪爷爷磕磕烟袋:“说得好听,钱哪有那么好挣。”

纪宁看了一眼外面屋檐下阴干的粘土,这几天她一直在做这个,光靠自己做不了多少,但是这几天纪爷爷没事儿的时候总是去山上帮她挑土回来,虽然不知道她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,但还是帮着搬土、滤土、阴干,这会儿院子里都已经摆满了阴干的粘土。

她指了指外面的粘土:“就是那个,咱们光靠竹子玩具,挣的还是村里孩子的零碎,太慢,也容易被模仿,咱们得做点更精细的、更不容易被学到的往外头卖,卖给镇上的有钱人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