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欧洲杯。
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。
克罗埃西亚足协在萨格勒布多次拜访过戴思诚。
只是这件事戴思诚没有拍板,而是留给戴飞自己来决定。
父子二人也就国家队选择方面进行过交流,
过去两年,戴飞除了偶尔被华夏记者询问一下是否考虑过回华夏效力,其他时候其实听不到来自华夏媒体的声音,以及华夏球迷的声音。
那些铺天盖地声討足协不作为,没有推动“迎回华夏超新星”的吶喊。
在他的感知中。。。什么也没有。
也许是因为他年轻气盛一句“rnm,退钱”而產生的后遗症就是他变成了一颗雷。
他並不指望被八抬大轿请回去。
但真的没人主动联繫过他,跟他说一句“回华夏吧。”
反而是戴思诚坚决不同意他回华夏为国足效力。
“足球是团队运动,每个人谈实力之前是每个人是否努力,你回去干什么?踢不好,
你挨骂,踢好了,又能怎样?”
“儿子,你老爸也是一场场国足的球看了二十年过来的,不拿强的比,就说这二十年的变化,球员应该是什么样,我一双眼晴看得比你清楚。”
戴思诚极力反对的原因其实说到底还是爱子心切。
他不希望戴飞去那个环境中。
欧洲足坛的环境虽然也不能说从各方面是完美的。
但就踢球这一块,绝对是专业的。
曼联也有摆烂混日子的,但整体主要层面是带给球员正面引导和压力,逼著球员向前走。
有人掉队司空见惯。
但华夏足球的烂,那是压根就不往前走。
戴思诚必须承认他的想法是隨著戴飞的职业生涯轨跡变化而改变的。
戴飞啥也不是的时候,他想让戴飞回华夏进国少队镀金。
戴飞踢出来了,他反而害怕戴飞被环境污染。
很现实。
可对自己的孩子,没什么大义可言。
他寧可戴飞哪个国家队都不去,现在也坚决反对戴飞进华夏国足。
人吶,学好三年,学坏三天。
上班的姑且还看不顺眼摸鱼偷懒的呢。
戴思诚只看即將20岁的戴飞那一身腱子肉,强壮精悍的身板。
想像一下变成白斩鸡的样子,真是辣眼晴,不忍直视。
什么是环境?还是以人为本。
跟一群不上进的人一年加起来少说一个月时间待在一起,不指望学什么,但要防著有没有学点儿臭毛病坏习惯。
而且那个环境戴思诚可以想像。
枪打出头鸟,你越是拼,反而衬托著別人不够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