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6章
岭南道行军大总管邓禹,在宣武九年一月多的时候,接到李承乾的圣旨。
朝廷从长安抽调出两万军队,他们行军到达岭南,就花费了三个月时间。
而邓禹抽调出岭南道三万人,并长安抵达岭南道的两万军队,组成五万征林邑国大军。
他让副将镇守岭南道,而他亲自率军从安南继续南下至林邑,途中,邓禹本以为大军可以快些到达林邑国。
然而,因为气候炎热、道路复杂等原因,五万大军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林邑国边境。
演州以南,横山关隘以北三十里,大唐军营。
此时。
邓禹站在一座临时垒起的高台上,身披玄甲,正按剑而立。位于他身后的五万大军,仿若玄甲铁流般漫过广袤的红土平原,正在依令扎营。
空气,仿佛在燃烧。
五万唐军第一次领教了林邑边境的‘热毒’,空气很粘稠,似乎能够拧出水来。
空气中混合着腐烂的植物,还有不知名的野花的腥甜。
头顶上更是炎炎烈日,五万唐军士兵脚下的红土被烈日足足烤了一天,无比滚烫。四周更是蚊蚋成群,在夕阳余辉中织就出一张张致命而金色的网,令人不敢大意。
就在这时。
一名斥候向邓禹走来,单膝跪地,说:
“启禀大总管,前军已经抵达隘口,只是林邑国的人在山上窥视我们,我们的人去追时,他们就像猴子一样非常灵活跑远了,转眼间,就消失不见踪影,那山,对他们来说,似乎如履平地。”
邓禹看着斥候士兵脸上的疲惫,加上挥汗如雨,点点头道:“嗯。本总管知道了。你且下去休息。”
“诺。”斥候士兵应了一声,就匆匆离去。
邓禹的神情有些凝重,他的目光越过那高耸的、被密林覆盖的横山山脉,投向那片未知的、蒸腾着瘴疠之气的南方。
他知道,山的那边,就是林邑国。
只是,这片密林覆盖的横山山脉,就像是一堵长而险的城墙拦在了唐军面前。
如果没有人带路,就贸然翻越这片山脉,只怕大军损失惨重。
想到这些,邓禹又回想起刚刚斥候提及到的林邑国的人。
还是得有本土的人带路较为稳妥。
此外,那片瘴疠之气。。。。。。犹如一团阴云一般,笼罩在邓禹的心头。
“想要拿下林邑国,就不能着急,还得做一番准备才行。至少,多了解一下林邑国的一些情报。”邓禹口中喃喃,目光愈发地明亮。
于是,邓禹叫来自己的一个亲兵,说:
“你传本总管的命令,让校尉以上的军官立即来到本总管中军大帐议事。”
亲兵没有丝毫迟疑,当即高声应道:“诺。”
目送亲兵快速离去,邓禹这才走下高台,往中军大帐方向走去。
。。。。。。
雪山山脉南麓的云雾,被一阵沉闷如雷的马蹄声震散,露出蓝天白云。
入目所及,从山口处第一个出现的是如同移动森林般的大唐旌旗。
一个个玄黑色的旗面上,醒目的金色的‘唐’字与‘霍’字在雪山的映衬下,灼灼逼人。
紧接着,一队队骑兵如同铁流般倾泻而下。战马的口鼻喷着白气,而坐在战马之上的玄甲骑士们,他们的目光穿越了风沙与高原的严酷,漠然地审视着脚下这片翠绿而陌生的谷地。
十万铁骑组成的洪流,仿佛永无止境。在他们之后,是十万步兵方阵,戈矛如林,铁甲的反光全都炼成一片寒霜。他们沉重的脚步声,让大地为之颤抖。在步兵方阵之后的是锦衣卫、百骑、医护兵、工匠队伍、书吏、负责后勤的骡马,以及护卫他们的二十万弓兵,全都秩序井然地出现在这片山道上。
而泥婆罗边境的士兵,还有山民,何曾见过这般骇人的光景?
大唐军队,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他们面前,且一望无际,他们心中早已吓得魂飞魄散,没有一点想要抵抗的想法。
他们吓得纷纷匍匐在地,用最虔诚的姿势,向这些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大唐天兵们顶礼膜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