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乾摩挲着腰间玉带,忽然想起魏徵几个月前对他说过的话:弓弦不可绷得太紧,否则未伤敌,先伤己。
而且,如非必要,他并不想对这位大唐风评很好且名义上还是他姑丈的柴绍动刀子。
更重要的是,在他玄武门之变成功后,这位姑丈并非为了深厚情谊的太上皇李世民带兵靖难,而是从大局考虑,选择了偃旗息鼓。
所以,综合考虑,李承乾对于柴绍还是有些好感的。
只是,柴绍的请求。。。。。。
李承乾若有所思。
。。。。。。
柴绍走出甘露殿时,七月的暴雨仍未停歇。
豆大的雨点砸在殿前的青石板上,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靴子。
他站在廊下,没有立即离开,而是深吸一口气,任由潮湿的冷风灌入肺腑,试图平复胸中翻涌的情绪。
——李承乾变了。
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。
上一次见李承乾,还是武德七年,那时的他年纪尚小,虽有些急躁,且待人接物仍带着几分孩子气,但看得出来很温文尔雅。
可今日甘露殿中的李承乾,眼神沉冷,言语间滴水不漏,甚至在他提及太上皇时,那双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,像极了当年的李世民。
像极了那个在玄武门前,一剑斩断兄弟情义的李世民。
柴绍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,掌心微微发汗。
他忽然意识到,自己方才的言辞或许太过强硬了。
他仗着自己是开国老臣,仗着与李世民十几年的袍泽之情,竟敢直接向新君提出觐见太上皇的要求——这几乎是在挑战李承乾的底线。
他会怎么想?
柴绍的喉咙发紧。
雨水顺着屋檐流淌,在他眼前形成一道模糊的水帘。
他仿佛又看到了甘露殿内,李承乾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,以及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——他在试探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