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
半晌。
李世民才挤出一个字,“你——”
“请太上皇称朕为陛下!”李承乾阴沉着脸道。
李世民听后,面皮抖了抖,嘴角一阵抽搐,无言以对。
正在看书的李渊,这个时候也不看书了,饶有趣味地看着这一幕,尤其是逆子吃瘪的神情,让他心情莫名地有些舒爽,此种感觉,有种像是宠幸美人之后那种淋漓尽致的一泻千里。
“太上皇,请记住身份。如今朕才是皇帝。还有,太上皇对于长乐说的话算是什么意思?‘无论发生什么,都要好好活着’,长乐听后,会觉得朕这个皇兄是什么样的人,父皇希望看到的是这个结果吗?”李承乾对李世民怒视道。
不远处的李渊听后,对于逆子的不满又多了几分。
维持现有的待遇,对李渊来说,已经很满意了。
如果触怒了自己的这个‘好圣孙’,只怕是惹来不快,到时候会是个什么后果,只怕是谁也无法预料。
而且,以他的城府,一听就知道逆子还有些想要挣扎着复位。
只是,利用长乐这个天真无邪的孙女,这让李渊对于李世民心中有些失望。
这个逆子,到了这一步,还没看清‘好圣孙’的为人吗?
莫非真想要逼高明对他挥刀才满意吗?
父子相残,到时候这个伦理惨剧,只怕是骇人听闻。
那个时候,高明会变成什么个样子,有谁能够想象?
而且,大唐基业能够一直被传承下去吗?
再怎么样,大唐基业还是逆子的嫡长子继承,说到底,还是自家人血脉。
若是换成其他人坐上那个位置,逆子才高兴吗?
对于李渊来说,他的嫡子孙谁做皇帝都可以,但必须是他的嫡子孙,至于是谁,他并没有什么意见,毕竟,大唐这块肉还是被自家人咬着的。
想到这里,李渊看到李世民神色的不满,心中轻叹一声:逆子糊涂啊!
李承乾见李世民不说话,且冷冷地看着自己时,他只感觉有些糟心,眼中杀意一闪,随即又快速隐藏了起来,“朕不久后会登基称帝,如今的朕,已扫灭突厥,拓疆千里,而且,大唐十道,朕都会亲自掌握在手里。”
“至于五姓七望,几乎已经被朕灭了个干净,虽说可能还有些残余势力逃出了大唐,但对朕来说,他们也不过是苟延残喘。而且,朕也乐于看到吐谷浑、吐蕃等国家接纳五姓七望的那些余孽,他们送给了朕一个对他们随时开战的好借口。”
“跟太上皇说这么多,是想告诉太上皇,今后,朕要做的事情必然震惊千古,史书上也会留下浓重一笔。朕要的是‘日月所照,皆为唐土’,而不是如今十道疆土。朕绝不会比太上皇做的差。”
“如果太上皇还有什么想法的话,那只能自取其辱。而且,太上皇以为朕真的不敢杀你吗?太上皇记住朕的话,老老实实做个太上皇,也许还能寿终正寝,如果。。。。。。逼朕的话,那朕只能请太上皇去地下和越王相见了。”
“勿谓言之不预。朕要对太上皇说的话,就这些。”
“如果长乐今后因为太上皇做了对不起朕的一些事情,那么,就别怪到时候朕不念一点亲情而屠戮整个皇室子孙,届时,只余下朕一人,父皇觉得这样可还行?”
“如今的皇室子孙,还能被允许活着,那是因为朕想让他们活着。当朕不想让他们活着的时候,他们绝不会多活一天。”
“言尽于此,太上皇好好。。。。。。‘面壁思过’。”
话音刚落。
李渊也好,李世民也好,都沉默了。
两人的目光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瞬,接着,又若无其事地移开。
李承乾扫了一眼大殿两人,然后,面无表情地走出了大安宫。
他心想:今天的这番话,算是给李世民泼了一盆冷水。后面想必会安分许多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