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8章
这副场景本该令人作呕,可他的眼神却像是在欣赏一幅名画。。
“李将军。。。。。。”副将崔明喉结滚动,欲言又止。
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婴儿无意识抓挠的小手,突然想起家中刚满月的儿子——那孩子也是这样,总爱用小手抓住他的手指。
“怎么?崔将军心软了?”李守素冷笑一声,剑锋一转,婴儿的哭声戛然而止。
他伸出舌头,慢条斯理地舔去唇边的血沫,“别忘了崔家祠堂里的血还没干呢。”
崔明的拳头在身侧攥紧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
他想起那个雨夜,崔氏祠堂里流淌的鲜血混着雨水,将青石板染成了暗红色。
那时的他跪在血泊中,发誓要让唐廷血债血偿。
可现在。。。。。。
他的心竟然软了起来。。。。。。
没过多久。
叛军大营,中军帐内。
李守素是五姓七望推举的“共主”。
他毫无疑问地端坐主位,指尖摩挲着一枚染血的玉佩,那是从邢州刺史幼子脖颈上扯下的战利品。
“薛万彻不敢出战。”他轻笑道,“唐军畏缩不前,正是我军一鼓作气之时。”
帐下,崔氏残部首领崔琰拱手道:“李公,唐军虽未动,但薛万彻、程咬金、高偘皆是悍将,不可轻敌。”
“轻敌?”李守素眯起眼,“他们若真有胆量,早该在邢州城破时便与我军决战。如今缩在洺州,不过是怕了!”
他猛地起身,拔出佩剑,剑锋寒光凛冽。
“传令三军,明日攻城!破城之后——”他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,“三日不封刀!”
帐内众将呼吸一滞,随即狞笑起来。
。。。。。。
城外流民窟里,张老汉粗糙的大手死死捂住孙女的嘴。
他们从博陵逃出来已经七天,小丫头只要看见穿铠甲的就会止不住地哭。
老人浑浊的眼睛映着远处冲天的火光,耳边仿佛又响起儿媳被拖走时撕心裂肺的惨叫。
“阿翁,我喘不过气。。。。。。”孙女在他掌心下微弱地挣扎。
老汉这才惊觉自己的手劲太大,连忙松开些,却仍不敢完全放开。
他布满老茧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孙女的脸颊,低声道:“丫头乖,别出声。。。。。。”
小丫头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,倒映着远处被火把照亮的城墙。
她不明白为什么爷爷要带她离开家,为什么那些穿铁衣服的人要放火烧房子。
她只记得娘亲被拖走前,眼中带着惊恐,用尽最后的力气往她手里塞了半块硬得像石头的馍。
。。。。。。
洺州城头,薛万彻远眺叛军营寨,火光连绵数十里,宛如一条盘踞的恶龙。
“他们明日必来攻城。”他沉声道。
王安石站在他身侧,夜风吹动他的衣袍,露出腰间一枚精巧的铜印——那是百骑司的密令。
“叛军势大,但并非无懈可击。”王安石低声道,“李守素狂妄,崔琰多疑,郑氏残部与李氏貌合神离。。。。。。这便是我们的机会。”
程咬金咧嘴一笑:“老王,你有主意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