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毒妃她从地狱来笔趣阁免费 > 第1152章 传说中的巫族(第2页)

第1152章 传说中的巫族(第2页)

小女孩点点头:“我不是一个人。我是他们记得我的方式。”

光廊崩塌,现实回归。

忆昭睁开眼,发现自己正站在门前。那扇黑白之门缓缓开启,从中涌出一股无法形容的气息??既熟悉又陌生,既温暖又冰冷。那是**被强行压抑了百年的集体遗忘**,是无数灵魂在最后一刻未能说出的话,是母亲临死前想喊出的孩子名字,是战士倒下前想传递的情报,是恋人分别时藏在袖中的信纸……

它们全都卡在“忘”的边缘,等待一个“记”的契机。

忆昭伸出手,掌心浮现出那颗蓝色星辰。星辰跃起,化作一道锁链,缠绕住门框。她开始诵读??不是某段诗,也不是某篇文,而是**这些年,全天下人写给林知忆的所有信件内容的总和**。每一句话,每一个称呼,每一声“姐姐”“恩人”“救星”“陌生人”,都被她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。

随着她的声音扩散,大地震颤,天空裂开一道细缝。北极星的光芒倾泻而下,与忆根石遥相呼应。全国七百三十二口拾忆井同时喷涌蓝雾,雾中浮现出同一个画面:千万双手高举着纸灯,齐声呼唤一个名字??

**林?知?忆!**

门轰然洞开。

黑暗奔涌而出,却被蓝光尽数吞噬。那些即将失控的遗忘之力,在接触到忆昭身体的瞬间,竟自动分解、重组,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,顺着她的经脉流入识海。她的双眼逐渐变为深邃的蓝,发丝转白如霜,身形却愈发清晰,仿佛从虚影一步步走向实体。

三天三夜后,风暴平息。

青溪墟的土地焕然一新,枯草返绿,断壁生花。忆根石投射出一道完整的影像:林知忆站在光桥尽头,对着忆昭微笑。两人相视良久,最终,前世的身影缓缓消散,化作一阵春风,掠过山野。

“我不是她。”忆昭转身面对赶来的沈昭与众人,声音依旧温和,“但我承载了她存在过的全部证明。从此以后,我不再是‘载体’,而是‘延续’。”

她举起手,指尖凝聚出一颗新的晶种,通体湛蓝,内部流转着无数微小的画面??那是千年来被人讲述、书写、传唱的关于林知忆的故事。她将其轻轻放入忆根石的裂缝之中。

石体发出一声悠长的共鸣,随即缓缓下沉,沉入地底深处。与此同时,地面升起一座新碑,碑面光滑如镜,映照出每一个前来祭拜者的面容。更奇异的是,每当有人凝视碑面超过三息,耳边便会响起一段低语??那是他们心中最深的记忆,某个早已遗忘却被突然唤醒的瞬间。

有人听见母亲哄睡的童谣,

有人听见初恋告白时颤抖的声音,

还有人听见战场上战友最后的呼喊。

“这便是新的忆根。”沈昭喃喃道,“不再需要人守护,因为它已扎根于每个人心中。”

一年后,第一所“忆塾”在南方小镇建立。无需官府推行,百姓自发集资,请盲女授课,教孩童背诵那些曾被禁止的历史片段。孩子们学的第一课,不是《圣训》,而是《青溪村名录》??三百二十七个名字,一个都不能少。

五年后,北方边境的蛮族部落送来一面巨鼓,鼓皮由当年焚烧圣旗的布料制成,鼓槌则是净魂司执笔官临终前所用之笔。每逢清明,他们便击鼓三日,鼓声传遍草原,每一响都伴随着一句呐喊:“我们记得你们的名字!”

十年后,极光不再只出现在北方夜空。它开始在全球各地显现,有时是一行诗,有时是一幅画,有时仅仅是一个微笑的轮廓。科学家无法解释,信徒称之为神迹,而孩子们只说:“是林知忆姐姐在跟我们打招呼。”

又一个冬天来临,忆昭独自登上归忆书院最高塔楼。窗外雪花纷飞,梅花悄然绽放。她取出一只旧木盒,正是当年那位老妪带来的那只。盒中只剩一片焦布,上面“知忆”二字已模糊不清。她将布片贴在胸口,闭目良久。

忽然,楼下传来脚步声。

是个七八岁的男孩,满脸冻得通红,怀里紧紧抱着一本书。他怯生生地抬头:“老师……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?”

忆昭点头。

“书上说,林知忆姐姐死了,可大家都说她还活着。她到底在哪?”

忆昭笑了。那笑容温柔得像一场迟到的春雨。

她弯下腰,轻声说:“她在你记得她的那一刻,在你讲出她故事的那一秒,在你说‘我不准忘了’的那个决心里。她不在坟墓,不在天上,不在书中??她在你的记忆里,就像呼吸一样自然。”

男孩眨眨眼,似懂非懂,却又用力点头:“那……我以后每天都讲她的故事,好不好?”

“好。”忆昭摸摸他的头,“只要你记得,她就一直都在。”

男孩蹦跳着跑开,身后留下一串清脆的脚步声。忆昭望向远方,风铃轻响,梅花飘落。

她知道,这场跨越生死的对话,永远不会结束。

因为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倾听,

还有一个老人愿意流泪,

还有一个灵魂坚持说“我不准忘了”,

她就在。

她一直都在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