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畿穿行在忙碌的人群中,不时停下吩咐。。。。。。
『杜参军,老朽要留下来断后!』一名苍头老卒忽然拦住了杜畿,『老朽没有负伤!当留此断后!』
先重伤,后轻伤,随后民夫和老弱,最后才是断后的兵卒。
这是杜畿定下的撤退规矩。
而显然这名苍头老卒不愿意『遵守』这个规矩。
杜畿摇头说道:『老丈岁月如此,当随车撤退。』
『参军不知!』老卒激动道,『永寿年间羌乱,老朽在陇西当兵。。。。。。当时,当时都尉率先逃命,却将百姓。。。。。。如今骠骑将军麾下,都是好汉!老朽当下又没有负伤,万万没有就此撤离的道理!』
杜畿心中震动。
他看着老卒。
老卒脸上布满风霜,眼神却是坚定无比。
杜畿将自己腰间的战刀解下,递给了老卒,沉声说道:『既然如此,老丈便是去关上协防!待张校尉撤兵之时,也要一同撤退,万不可恋战。』
老卒郑重接过战刀,忽然低声道:『参军。。。。。。与那些官,不一样。。。。。。』
杜畿默然。
他知道老卒说的『那些官』是什么人………………
那些人何曾见过边关白骨,何曾听过伤兵夜哭?
若不得胜,便是叫?辱骂守将兵卒无能。
若是胜了,便是其评点之功。
大汉天下,又有多少将领军校,是被那些人千夫所指活活骂死?
何止是一个伏波将军?
或许被骂死之后,还要嘲讽一句,言其心志太弱?
与此同时,一队曹军死士,借着大军混战的掩护,推着火药车潜至伊阙关城门洞下。
这辆特制的车辆覆盖着涂满了泥的牛皮。
他们一边尽可能的避开城头弓箭的攒射,一边顺着吊桥往城门洞推。
到了城门洞附近之后,并未试图直接冲入城中,而是迅速将车辆上的火药桶搬下来,紧贴着巨大的城门和门轴堆放压实。。。。。。
火药被仔细地填充在城门的缝隙处,确保爆炸时能产生最大的破坏力。
『丞相,火药车就位了!』
一名军校到了曹操面前禀报,声音中带着压抑的兴奋。
『点火。』
曹操淡然说道,仿佛只是在吩咐一件平常事。
军校一愣,『丞相!城门洞里还有我们的弟兄。。。。。。。』
他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典韦顿时脸上横肉一绷。
军校顿时心中一凛,连忙口称领命,急急退下。
曹操抬头眺望着伊阙关。
关墙之上,三色旗帜和大汉军旗飘扬。
曹操笑了笑,眼神之中充满了对于即将到来的胜利渴望。
曹操何尝不知,火药爆破关门之时,周边的曹军兵卒多半会遭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