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昭华之年大概多少岁 > 3第 3 章(第2页)

3第 3 章(第2页)

元羡说:“你说得不错。”

勉勉受到母亲鼓励,当即又骄傲又腼腆地一笑。

元羡问庙祝:“你觉得这封不是河伯所书的信,是怎么到河伯的神龛上的?”

庙祝眼珠直转,又抬头将大殿四处看了又看,开始回想,说了她的猜测。

这间大殿两边有两间小耳房,耳房都是通往后方院子,因是两进的院落,后方的院子东西厢房一边放着河伯神像,一边则是供过往行商居住,耳房的房门,往往是不关的,那么,其实昨晚住在河伯庙里的行商,都有可能进大殿里来放信。

庙祝于是说,就该是那些行商做的,她和她的弟子们,既没有这种纸,也写不出这种精妙的词句,更写不出这样一笔好字。

元羡从小床上下来,让庙祝带她去行商们居住的房间看看,又边走边让庙祝说说行商们的情况。

元羡倒不怕行商趁着这个时候逃跑,除非跑进山里为山匪,在这个区域,很少有人能够逃过官府抓捕。

河伯庙里只有两间房供行商打尖使用,这两间房处在西厢,都是通铺,一间住女客,一间住男客。

因战争频发,征丁入伍,世道纷乱,男少女多,女子独自立户也是常见,女子在外行商,也不少见。

根据庙祝所说,昨晚,一共住了五名男客,六名女客,就该是这些行商的问题。

勉勉问:“为何女客比男客多?”

庙祝恭敬说:“回小主人的话,这行商,男客独自经营也成,三五人一起也成,但若是女子,多是结伴而行,故而女客多。”

元羡问:“他们都还在吗?”

庙祝道:“他们要做买卖,不敢耽搁,都走了。县主,您要发令找到他们才成。”

元羡说:“不是他们。”

庙祝满脸疑惑:“怎么会不是他们?”

她又说:“那假河伯之名写信之人又是谁呢?”

元羡说:“河伯假信上所用之墨,乃是一点如漆的好墨,写的字乃是小楷,昨天夜里,此人要在此处写就那封信,光亮不足,也无合适的案几。那信该是在别处写好,拿过来的才对。”

再者,在庙祝这里住的行商,没人长住,都是住一晚就要赶路,范家小女娘早就失踪了近三天,没道理第一天失踪,第三天的行商来这里为之前的人善后。

庙祝于是满脸苦恼,说她也不知道还能是谁了。

庙祝自己和弟子住在后院,言说实在没有听到什么声息,就想就此摆脱嫌疑,不被县主讯问,元羡则看着她问:“范家小女娘,和你熟吗?”

范家住在距离河伯庙两里地外的东坞里,离得这么近,范家小女娘不可能没有来过河伯庙。

庙祝赶紧说:“见是见过,但并不相熟。”

元羡盯着她说:“怎会不熟?”

庙祝窘迫,道:“此处小女娘甚多,奴和她并不相熟。”

元羡没有再多问她什么,而是让她出去候着,让人把她看着,便又让人叫了庙祝的那几个小弟子进来。

这是几个小孩儿,最大不过十三四岁,最小才六七岁,有一个是男童,大约十岁上下,有些许痴傻,这也对,如果不痴傻,该能去衙门登记做兵户,其他几个都是女童。

他们很害怕此间县主,纷纷跪下,不敢出声。

元羡问了他们一些问题,他们开始磕磕巴巴回答了一些,元羡让婢女把带着的琥珀糖分给他们吃,又和他们交流了几句,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更多信息。

因为天气较热,为了让河风吹进庙里来,河伯庙近期并不怎么关大门,有的行商违反禁酒令,带了私酒贩卖,庙祝看到了,但是受贿没有举报,昨天晚上,庙祝觉得后院炎热,出去过,很晚才回来。

对于范家小女娘,河伯庙里的小弟子们较熟悉,范小娘子很能干,她家里因为是窑工,所以较富裕,她经常能给河伯庙里的小弟子们带些吃的来。

范家小女娘为什么会失踪,小弟子们各有话说。

有人说是河伯看上她了,把她带走了;也有人说,她也许是落水淹死了,但这个淹死与河伯无关;还有人说,前几天,有一位贵公子来此地游玩,在船上见到采菱角的范小娘子,称赞她楚地罗敷、湘江神女,问她愿不愿意和他同游,范小娘子没有答应。后来那贵公子就来庙里找庙祝询问了范小娘子的其他情况。

元羡听了这些,从大殿的大门往外望出去,外面就是沮河,沮河虽不如长江汉水,在这夏季,到底也有浩浩汤汤之势,波光粼粼,天光云影,河畔杨柳依依,水中沙洲芳草萋萋,风景甚好。

这些小弟子又被带出去了,范家父母被带了进来。

元羡说:“我问过河伯了,河伯说没有带走你家小女娘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