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
奇书网>大周文圣 百里玺 > 第100章 经义出县满堂哗然(第1页)

第100章 经义出县满堂哗然(第1页)

府院。

甲字一号考舍,竹帘半卷。

江行舟江行舟端坐于木案前,铺着素白宣纸,凝视着题纸上的“螟蛉有子,蜾蠃负之”八字。

墨锭在砚池轻旋三周,待松烟墨色渐渐晕深,方才悬腕提笔。

他沉吟着,狼毫在宣纸上落下第一道墨痕??按大儒郑玄“化已子”之注疏,作答第三道试帖诗题。

【三、试帖诗

题目:《诗经?小雅?小宛》云:“螟蛉有子,蜾蠃负之。”请按此句意向或者典故,提一首诗。】

【答:

《化已子》

造化藏玄理,微虫见性灵。

蜾蠃衔螟蛉,巢室化己子。

七日形骸易,一朝血脉更。

枯桑疑甲子,空木孕蜂灵。

青黄原异色,沆瀣竟同形。

谁言天道远?虫豸亦通经!】

笔锋收势,江行舟轻轻搁笔,眸中闪过一丝淡然。

此诗虽合经义,暗合“蜾蠃化子”之典,五言八韵中规中矩,但终究不过是应试之作,难称绝唱。

真正难的,是那【四经义、五策问】??

经义,须得穷究圣贤微言大义,既要恪守先贤注疏,又需独抒己见;

策问,更要通晓古今治乱之道,既要阐明经典本义,更要参透其中治国安邦的至理。

一字之差,便可能谬以千里,绝非寻常笔墨可轻易应付的!

在这大周科举场上,能写风花雪月的书生车载斗量,而真正通晓经义、明达治道的,却是凤毛麟角。

日影西斜,檀香渐冷。

府院八百座考舍内,众童生勉强应付完帖经、墨义、试帖诗三题,此刻却尽皆神情凝滞。

“此喻。。。是劝人广纳妻妾以繁子嗣?"

“这句是在鼓励养子?”

""

他们或咬笔苦思,

或扶额长叹,

更有甚者,额头抵案,几欲将纸面盯穿。

“螟蛉有子。。。。。。经义,该从何处破题?农桑?教化?抑或………………”

顾知勉怔怔望着题纸,指尖无意识地揪扯鬓发,墨迹未干的笔尖在砚台边缘轻颤,开一圈淡淡的青黑。

忽然??

他耳畔似闻幼时随父巡田的絮语,那声音如烟似雾,却又清晰可辨

“螟蛉蛀桑如苛政蚀民,蜾蠃衔虫若循吏众。。。”

刹那,灵光乍现!

“是了!蜾蠃化育非止虫豸之事??”

他猛地直起身,狼毫饱蘸浓墨,笔锋如剑,破题句如春雷破土,轰然落于纸上:

“吾闻圣王法天象地,以农桑立教化之本。蜾蠃衔螟蛉,犹君子负黎庶;七日成其子,譬王道养万民………………”

笔走龙蛇间,经义之旨,豁然开朗!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