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南道。
交府。
曲江县。
在这座大周圣朝最为偏远的疠之地,历来是受贬之罪臣的受罚之地。
雾浓得化不开,像一匹浸透毒汁的素纱,层层裹住低矮的县衙。
“参军大人!”
小吏慌慌张张撞进来,“交州都督府的公文。。。”
张继正伏在虫蛀的案牍上誊写文书,闻言,笔尖忽然一顿??墨汁在宣纸上开,像极了御史台那滩泼在他奏章上的朱砂。
他接过那卷盖着紫绶印的牒文,指尖触到冰凉的蜡封时,忽然笑了。
岭南潮湿的空气里,这笑声令人毛骨悚然。
“原来。。。”
他摩挲着牒文上“洛京”二字,被毒日晒脱皮的唇角扯出狰狞弧度,“朝廷还记得,岭南有个从九品的。。。罪臣。
从朝廷中枢御史台的一名进士御史,被贬为曲江县低级从九品录事参军,不可谓不惨淡。
原以为,自己被贬岭南这一隅之地,彻底被世人遗忘,仕途尽毁,他也不再去想那些朝廷之事。
只是扎根在这岭南曲江县,干自己分内事。
没想到,朝中竟然还有人记得自己!
窗外,一队食腐的乌鸦,正掠过焦枯的榕树。
他双手捧着这份自洛京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公文,指尖微颤,小心翼翼地揭开火漆封印。
素白绢帛上,墨迹如刀:
“洛京上元夜突发蛮妖之乱,惊天血案朝野震动。
经人举荐,陛下特旨起复张继为御史台左台侍御史,严查罪凶,即日赴任。”
“左台侍御史?。。。。从六品!”
张继瞳孔骤缩,心脏差点漏了半拍,手中公文竟微微颤动。
这从六品的御史台青袍官职,实乃天子悬在百官头顶的利剑。
御史台素来官轻权重,而这左台侍御史更执掌“风闻奏事”,拥有独立的弹劾权,负责纠举百僚、推鞠狱讼等事务。
不需要向任何其它人禀报??包括御史大夫、三省六部。
可直入紫宸殿面圣,可弹劾王侯将相。
整个御史台,能得此职者,不过屈指四人。
窗外的光,映着公文上朱砂御印,猩红如血。
“经人举荐?!”
张继指尖一颤,眸中骤然翻涌起复杂之色。
这四个字,重若干钧!
他早已是贬谪岭南、苟延残喘的罪臣,朝中谁还会记得他?更遑论举荐他重返御史台,甚至擢升为左台侍御史!
此人。。。。。。。必是朝堂上翻云覆雨之辈!
??而这,亦是他张继仕途的生死转折!
“即刻启程!”
他猛地攥紧公函,嗓音低沉而锐利。
“是,大人!”
小吏躬身领命,快步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