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观澜自然是亲自出面主持。
各府衙门、学院、各地士子,都会争相填写好词,争夺七夕文会的第一名。
刺史府自然也要争一争。
不过,还需要以江行舟这“江南四大才子”,江南乡试第一解元,一同前往,才能镇住场面。
“是,下官领命!”
江行舟展颜一笑。
。。。
待到暮色时分,
金陵城各色彩灯绚烂了起来。
秦淮河上,画舫如织。
秦淮河上一艘艘画舫,浮起万盏灯,将整条水道染成一条流动的星河。
秦淮画舫以纱囊装萤火虫,缀着船栏,俗称“替星灯”。
夫子庙前的檀木戏台,亮起琉璃灯,演着傀儡戏,悬丝木偶仿杨贵妃的故事。
老茶馆的湘妃竹架上,百盏纱灯随风轻旋,谜面诸如“一别经年尺素稀????打物谜”的灯影。
秦淮河畔。
韦观澜刺史率领江南道的众官员们,设下一座“七夕祭星坛”,主持祭祀牛郎织女星,祈求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。
随后,刺史府的官员们一起踏上秦淮河三十六艘画舫,开始举办盛大的七夕文会。
。。。
本次七夕文会的主画舫,是一艘三层楼船“撷芳舫”,可容纳数千人,朱漆雕栏,灯火通明,将半里河面映得流金溢彩。
江南道刺史韦观澜端坐主位,一袭湖蓝锦袍衬得面容清癯。这位执掌江南的封疆大吏,此刻正捻须,望着舱外星河。
下首的紫檀官帽椅上,学政杜景琛,一袭青衫玉带,手持《文心雕龙》书卷若隐若现。
别驾李怀安领着众官鱼贯而入,柳明川主簿玄衣肃立,江行舟司马携着水气。
“参见刺史大人、学政大人!”
江南十府的进士们或者雀翎氅,或佩鱼袋,或皆持象牙笏板,环佩叮咚。
在这艘主画舫,除了江南进士以上宾客外,
宾客席间还坐着几位邻国使节??象蛮、牛蛮、虎蛮。
它们并未披挂鳞甲,而是换上了大周人族的锦绣衣袍,乍一看,竟也有几分儒雅之气。
象蛮使节极为魁梧,头戴儒冠,长鼻却总是不自觉地卷动案上酒盏,惹得一旁侍者频频侧目;
只是那虎蛮使者虽身着宽袖长衫,却仍掩不住一身虬结筋肉,举手投足间,衣袖紧绷,仿佛随时会撕裂;
而那牛蛮使者更是有趣,宽大的文士袍下,一对牛蹄踏在锦毯上,显得格格不入。
这三位蛮族大使,虽竭力模仿人族风雅,可终究是虎头象脑,硬套文人装束,反倒透着一股别扭的滑稽。
江行舟目光微凝,不由多瞧了几眼这些异域来客。
这些蛮国使节团自岭南道以南的诸多蛮国部族而来,跋涉万里,前往大周帝城进行朝贡。
金陵城作为南北要冲,水陆通衢,自然成了这些南蛮使团必经之地。
每逢贡期,总有几支使团在此暂歇,少则三五日,多则旬月。
江行舟来了金陵之后,倒也见过几次这些蛮国使节。
象蛮使节在秦淮河畔笨拙地学着拱手作揖,
虎蛮使节在茶楼里被一盏清茶烫得龇牙咧嘴。
只是今日在这文士云集的秦淮画舫上,看着这些身着文士儒衫的蛮族使节,一个个正襟危坐,倒比往日更添几分荒诞趣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