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贡院。
“秋闱第二场,收卷!”
韦观澜将江行舟的这份[半步镇国]的诗篇考卷,放置在案几,见天色已晚,不由负手立于至公堂前。
“第二场,收卷!”
衙役敲响了收卷铜锣之声。
“铛??!”
铜锣声如裂帛,惊破贡院沉寂。
万座考舍内的四千考生,倏然惊醒。
他们纷纷匆忙提笔,急忙书写自己尚未写完的考卷,最后几笔答完。
随后将字迹略显潦草的考卷,塞入考袋内,交给收卷的衙役。
数百位衙役们捧着四千考袋鱼贯而入,阅卷堂内顿时文气蒸腾。
那些朱漆考袋竟在案几上微微颤动,光华四射,仿佛内藏活物。
主副考官,同考官们,开始纷纷提笔判卷。
“哗??!”
扬州学政打开其中一个考袋,展卷刹那,一道白光自纸面喷薄而出,在梁间凝成三尺文虹。
“异象充盈!”
他顿时一笑,指尖发颤,“此文一看,便有出具之资!待我仔细瞧瞧内容!”
一旁的副考官突然拍案,大笑:“妙哉!此文气韵已达’出县巅峰,只差一线便可达府!
却不知,是哪位学子所作?!"
堂中文气渐浓。
韦观澜端坐堂中,袖袍一挥,声音如金铁交鸣:“凡文光异象不及闻乡者??一概黜落!”
不多时。
四千份考卷已经被十三位主副考官们判阅完毕。
“第二场,放名!”
韦观澜的喝声如惊雷炸响,整座贡院的琉璃瓦,同时发出龙吟般的共鸣。
“[秋闱乡试第二场??放名!]”
唱榜官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洪亮,每个字都在空中凝成金色篆文:
“甲字一号考舍,江州,江行舟,文成半步镇国,甲等第一!”
甲字二号考舍,金陵,谢栖鹤,文成县,甲等第二!
甲字七号考舍,苏州,唐燕青,文成县,甲等第三!
甲字十七号考舍,杭州,徐灿明,文成出县,甲等第四!
甲字二十号考舍,扬州,祝贺知,文成县,甲等第五!
甲字三号考舍,金陵,王墨青,文成县,甲等第六!
丙字三百五十号考舍,江州,顾知勉,文成镇,乙等第七。
甲字三号考舍内。
王墨青耳听得唱榜官高声放名,指节骤然一紧,竟将狼毫笔杆生生捏出裂响。
“第五。。。。。。?”
他咬牙,
被江行舟、谢栖鹤二位江南四大才子压制,也就罢了!
??唐燕青、徐灿明、祝贺知。。。。。。这些名字竟如刀刻般悬在自己头顶。